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8-16 09:16:30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恒大(03333)、碧桂园(02007)、中植、中融,一度被誉为中国最佳的民营企业,为何今时沦为债祸漩涡?有人说这是三十年来三角债的发酵,这说法看似是,因为都是A欠B,B欠C,C又欠A。但三十年前的三角债和今时的所谓“三角债”有极大不相似。
三十多年前,中国刚开放,由计划经济跳到市场经济,有很多的前路不明,所以邓小平就讲要摸着石头过河。但市场“河水汹涌”,而当时的主管者,主要是由国企拆出来的所谓民企经理,是没有足够的财经和商管认识。又由于开放后的考核尺度是只理有没有经济增长、GDP,结果就是各企业不理销情,一味无序扩张,致货品卖不出,没有现金回流,还不了债,便形成了A欠B、B欠C、C欠A的现象(图一)。因为当时的“民企”(由国企拆出来的),不都是国家的嘛,欠你的也不就是欠国家的嘛,国家欠国家有什么大不了!于是这个三角债就在朱镕基接手时滚到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时中国的GDP总值约是1.8万多亿元。由于仍是开放初期,这些债以地方债,包括国企间的欠债为主。国企欠债写张白纸条、盖个章便是,称为白纸条。
朱镕基上场,摸准了这个三角债的源头是在生产部门,即国企,即政府债务上,于是就将全国分片包干,将全国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分别进行三角债清理工作(图二)。
首先查出谁欠谁,源头在哪里,朱镕基先在重灾区东北区着手,对债务源头的国企注资,再一级还一级地还、拆债,结果是三个月内基本清理掉。跟着就是向其他五区推广,数年下来,全国15万户企业参加了清理。用于清欠的专项贷款为300亿元,用于清欠专项资金为210亿元,合计注资逾500亿元,共计清理拖欠款项1600多亿元。
用500亿元,清理了1600多亿元,效益是1:3,十分了不起。但要留意,这是清理,不是清欠,欠的债,仍是要还,只是重组了债务,银行再提供了贷款予企业,再透过企业的有效益经营去盈利、还债。
自朱镕基以来的数任总理,都接手处理过三角债,朱镕基接手了李鹏的,李克强接手了温家宝的,李强接手了李克强的。唯一没有接手/处理三角债的,是温家宝,他于雷曼爆破期间,发了4万亿债,去帮美国度难关,但就落得了中国又启动了三角债。但这次三角债的主角,不再是国企,而是民营企业,那些讲国进民退、民进国退者,基本上就少去理解,民进的资金从何而来。
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调整防疫措施后,中国经济有反弹,但民营企业经济活动仍然低迷,统计显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0.6%,而私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23%。
据国内《民生周刊》报道,一项调查100家民企发现,约86%受访企业称存在帐款被拖欠,其中36%的企业被拖欠6个月以上,导致企业面临三大难题之一,其他难题包括定单不足和投资意愿不强。
中国银行去年8月一篇文章估计全国逾期帐款金额在6.7万亿元以上,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参考消息网再报道,今年3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去年生产出来的东西无法卖出去,导致企业库存增加,进而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拖欠贷款,最终形成老话讲的三角债。”
与此同时,外需疲软可能令中国中小企面临的挑战加剧。
三角债问题再浮现了,要怎解决?
不让金融债爆煲
朱镕基时代,中国仍是大部分在计划经济下,他一声令下,可以要求银行让利,承担呆坏帐,亦可要求“政府债”为主的三角债中的债主、债仔配合要求拆债。但今时的三角债是“社会化”,债主和债仔不再是政府可以指令去拆债,更重要的有关的债不是如朱镕基时期的“白纸条”,有欠无息,更无还款期。今时的债是以金融产品为主,有息,有还款期。
处理金融债先尽量不让其爆煲,安排还息,展期债务,使债成为有拖无欠(息),争取时间才逐步还本。还本,也不一定要还百分百之本,而是有hair cut,究竟是一元还五角,还是三角、两角、一角,不好说。特朗普就曾破产过N次,都是一元只还唔知几多角,也可破产到仍然做富翁、做总统,所以欠债不必怕,最紧要欠得大,大到债主认为你不能倒,债仔最有话事权。
今时任何欠债内房,只要他话破产,你们债主来接受资产啦!债主一看是百几幢未建成楼宇,接收后,还要投资去落成楼宇,再要设法卖出去,易呀!咁就有哪个债主敢逼死你。所以内房债看似危险,其实因为他们借得大,是可以有危但有机的。
但民企的欠债就要认真处理,因为他们的债,未能大到可号令债主。所以国家应好好地照顾他们,不妨考虑朱镕基时期的对有前途,但一时陷困的民企予以援手,怎判断企业有前途?两个验测标准:
生产必须有质量;主管必须有道德。
最佳样办:华为、任正非。
生产无质量的企业,死不足惜。无道德的主管不可扶持,买企业是买管理层。朱镕基时期的白纸条其中不少是高管吃喝玩乐时的欠单,这些高管应考虑以玩忽职守,以至贪污行贿罪治之。
生产有质量但卖不出,是市场需求转,但质优货品打折仍可售出。只要主管有道德,自然找到好人才来转型。不少民营企业陷债务危机,有时是人太聪明,不肯稳步前进,而是不道德地跃进。结果是跃入债务深渊。老白干的管理层前日发报告指没有买入中植或中融的金融产品,就是不为“息”诱的道德行为,纯商业讲,谁不想赚多啲,但如买了这些高息产品,今时就要悔了。
中央今时也是从支援中小企来发力,看似滴水无力。但笔者耕田,知道滴灌威力,可以在沙漠造林,种出全球最多的番茄和辣椒产量,这点以后讲。
总结:今次三角债,有危有机,但笔者相信,懂企业经营的李强,可应付当前困局。
投资涉风险,每位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