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4-01-16 09:11:20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在“几时减息”这问题上,美联储局和市场一直存在分歧,而且都在等数据来支持、确认。本周市场焦点之一是明天(17日)公布的美国12月零售销售数字,市场预期上升0.4%,比11月份的0.3%升幅为佳。不过,若上月零售销售数据是由美国人“末日消费”搭建出来的话,它有多大的参考价值,投资者应心里有数。
“末日消费”是金融科技资讯平台Intuit Credit Karma在一项研究报告中,用来形容消费者不顾自己经济状况,却透过花钱来减压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美国年轻人(Z和千禧世代)中最为常见(分别占35%和43%),它也可能随着愈来愈多美国人担心当地经济变差,以及自己的财务而愈来愈普遍。
调查:96%受访者忧经济
该项调查由Intuit Credit Karma委托Qualtrics,于2023年11月3日至9日期间,在美国线上进行,对象为1004名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调查显示,几乎每名受访者(96%)都担心经济状况,这给他们的财务造成压力。
三分二受访者表示,当前的经济状况令他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感到焦虑,其中Z世代和千禧世代(71%)最感焦虑。讽刺的是,逾四分一(27%)的受访者会透过“末日消费”来减压。由于支出增加,有近三分一(32%)受访者在之前6个月便欠下了更多债务。
“借钱是要还”,但美国人似乎全没有这个概念。即使他们已背负着沉重债务,仍疯狂消费,也不管那已远超他们的经济能力,于是便累积了更多新债。根据Experian的数据,去年美国每个家庭平均欠债高达103358美元(下同),即约80余万港元,欠债情况可谓令人震惊,而第二季美国消费者的欠债总额为16.84万亿美元!
先买后付 不管债缠身
美国消费者这种“有钱今朝使”的心态,导致他们的财务状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恶劣。不过,美国零售联合会(NRF)早前数据反映,2023年“黑色星期五”促销的购物者人数却创下历史新高(图一至三),让美国人继续沉醉,继续消费。事实是,当中许多人都是先买后付,哪怕债务不断膨胀,宏观经济和政治也存在更广泛的不确定性,美国人就是先花了再想后果。
去年已有数据显示,假期消费已回复到疫情前。根据万事达卡SpendingPulse的数据,从去年11初到平安夜,美国零售额增长了3.1%。据称,数据衡量了实体店及网购的销售额,消费市道前景似乎也很乐观。美银经济师Michael Gapen称,华府在统计上将作出调整,令到上月零售销售看来十分强劲,反映消费者开支态度仍良好。
美国上下 自欺欺人
若有人认为,美国这批消费者像美经济一样“有韧性”便错了。美经济如何不敢说,但只要看他们仍未还清上一年同期的债务,却已花光了积蓄,令今时债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便知道情况有多不妙。
既然债台高筑,还清欠债的希望又渺茫,“末日消费”便成为了美国人一种矛盾的心理纾缓剂。有些情况下,“末日消费”也是美国人自欺欺人的一种方式。
不少人喜欢将高消费视为美国经济实力的指标,但他们似乎刻意忽略了某些事实,例如许多消费者其实已碌爆了信用卡,为自己挖更大更深的坑,企图解决财务压力。也许,他们其实都只是仿效美政府和央行的做法。
鲍威尔曾指美国通胀属“暂时性”,并将物价上升归咎于货币政策以外的因素,包括强劲的需求、不寻常的供应限制,甚至劳动力等。今时减息快到,也意味着美元将跌。
对美国的“末日消费者”来说,美元购买力下降,加上较低的借贷成本造就更便宜的债务,只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行为,诱使他们跟美政府和央行一样,继续做其“大花筒”。当他们花光了积蓄,信用卡又被刷爆了,债愈拖愈多至爆煲时,便不单是他们消费的末日,恐怕也将是美国经济的末日。
投资涉风险,每位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