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梁子骢,财务策划七年以上,在资产管理,风险管理,退休策划等都有相当经验,现时亦拥有AFP专业资格,曾在2016香港财务策划师学会的比赛中得到优异成绩,在理财策划及新人培训都有多年经验,现投身某大保险公司工作,希望把更多营销经验及管理经验贡献给业界,尤其是新入行人士,使更多人顺利起跑,越做越好。
你有没有发觉,明明你和朋友都订阅Netflix,却看到完全不同的首页推荐?又或者,同一部剧集在你的页面上可能显示热情如火的剧照,而在你伴侣的页面上却是温情感人的一幕?
这不是巧合,而是Netflix精密个性化策略的体现——一个让这家串流巨头年收入突破300亿美元的关键竞争优势。
Netflix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惊人威力
许多人以为Netflix只是简单地按你的观看历史推荐相似内容。据Netflix内部数据,其推荐系统每年为公司节省超过10亿美元的内容成本,更重要的是同时极大提升用户满意度。
以下三个关键策略让Netflix的个性化走在世界前端:
超越类别的深度偏好分析
Netflix并非单纯按“动作片”、“爱情片”等大类别推荐,而是创建了数千个“微类别”(micro-genres)——例如“带有强势女主角的悬疑剧”或“以亚洲为背景的轻松喜剧”。
这些微类别结合了剧情元素、情感色彩、人物特质和制作风格等多维度因素,形成极为精准的偏好画像,使个性化分类更仔细、更具体。
同一内容的多种包装:A/B测试的极致应用
Netflix会为同一部影片制作多达20种不同的宣传图片,根据用户偏好显示不同版本。举例而言:
- 喜欢动作片的用户可能看到《纸牌屋》中的激烈冲突场景
- 偏好人物剧的用户可能看到凯文·史派西深思熟虑的特写
- 喜欢女性角色的用户则可能看到罗苹怀特的形象
这种做法的结果令人震惊:仅仅改变封面图片,就能让同一内容的点击率提升20-30%!
实时互动与持续学习
Netflix不只依靠你积极按下“喜欢”按钮来学习,系统还会分析:
- 你在哪些场景暂停或重播
- 你在哪一集停止观看一部剧
- 你在什么时间段观看什么类型的内容
- 你如何在不同设备间切换观看
这种持续学习让Netflix的推荐越用越精准,形成正向循环:用户获得更好体验,使用频率提高,系统获得更多数据,推荐进一步提升。
理财顾问们能学到什么?提供真正个性化方案的启示
作为顾问,Netflix的成功策略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启示一:超越表面需求,理解潜在动机
许多顾问只看到客户的表面需求:“我需要危疾保障”、“我想为子女教育储蓄”。但优秀的顾问能像Netflix一样,探索更深层次的“微需求”:例如客户需求表面上在询问退休规划产品,经深入交谈后,我们才会了解他真正关心的是什么。表面上可能是退休金额的多寡,而实际上可能是害怕退休后失去社交圈和生活意义。
我们最终的方案不能只包含财务规划,还要融入了持续社区参与的考量,这让方案才会使客人的接受度提高。
实用技巧:学习提问“为什么这对你重要?”至少三次,逐层深入了解客户的核心动机和价值观。
启示二:同一产品的多角度呈现
Netflix懂得根据不同观众调整同一内容的呈现方式,顾问同样可以为同一产品创造多种“包装”:对注重家庭的客户,强调保单如何保障家人未来生活;对企业家精神的客户,展示如何将保险作为财富管理和税务规划工具;对重视安全感的客户,强调保证回报和长期稳定性。
在介绍同一份储蓄计划时,我们需要对不同客户调整了演示重点:向一位单亲母亲展示教育基金累积图表;而向一位创业者则展示现金价值如何作为业务紧急资金。虽然是同一产品,但切入点的不同让两位客户都感到方案特别贴合自己需求。
实用技巧:为你的核心产品准备3-5种不同切入点的简报,根据客户的价值观和关注点选择最合适的版本。
启示三:持续学习与调整的互动模式
Netflix不断从用户互动中学习,同样地,顶尖顾问需要:追踪客户对不同沟通方式的反应、注意客户在哪些话题上表现出更多兴趣、还要记录并分析成功和失败案例的模式。只有不停建立自己的客户跟进纪录才可以量化分析和找出可复制的成功方法。
实用技巧:建立客户互动日志,每周回顾并寻找沟通中的模式和改进机会。
落地应用:开始你的“Netflix式个性化”之旅
1. 建立你的“微需求”资料库:将常见保险需求细分为更具体的客户心理动机
2. 制作多版本的产品介绍:同一产品准备不同角度的说明和案例
3. 实践“持续学习”模式:每次客户互动后记录关键观察和学习点
4. 设计你的A/B测试:尝试不同开场白或示例,追踪哪种更有效
我们作为保险顾问,最终销售的不只是保单,而是“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就像Netflix不只是卖电影,而是卖“为你量身打造的娱乐体验”。
当我们能像Netflix一样深入理解客户,精准匹配需求,并持续从互动中学习,我们提供的将不再只是产品,而是客户真正渴望的个性化体验。
你今天的客户会谈,准备好进行“Netflix式个性化”了吗?
你有没有遇过因为精准了解客户需求而成功的案例?或者有什么个性化服务的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提供更贴心的保险服务!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