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12-09 13:04:47
资深新闻工作者。90年代任驻英国记者,专职采访香港政权交接新闻。回港后长年从事国际、两岸新闻的报道和时事分析。
关于“中国队”是否即将要入场的问题,其实连带着几个附带的思考:首先,如前文所述,欧陆确实展示出一些希望北京出手的迹象;其次,北京在应对百年变局之际,是否可以任由亚欧大陆的西端点燃战火,而不受其波及?甚至还有一个更为原则性的问题,就是欧洲的寒冬才刚开始,面对大批老弱平民可能被冻死的人道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国是袖手旁观,还是承担国际责任?
亚欧大陆正迈入一个前所未见的新时期,即政治及经济环境皆相对安全的亚洲,目睹着欧洲战火的升级。基于中国在整个亚欧的战略大方向不是推动集团对抗,而是促成横跨东西的自由贸易路线,它的对欧政策必然会做出相应的展示。因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尤其是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得到巩固和升级后,北京不见得会在对欧政策上拘泥于传统手法。
对华暂停脱勾战可为美国经济减压
当中欧之间酝酿着某种合作之时,法国总统马克龙跨洋过海来到了白宫进言。巧合的是,对于拜登总统来说,似乎美国内政及外交事务的发展,也出现了与华缓和关系的需要:
拜登向到访的马克龙展示老练外交手腕。(美联社)
内政方面,美国在中期选举过后转入总统选举的赛车道,白宫和联储局迄今无法在“高通胀”和“经济硬着陆”的两大危机之间“鱼与熊掌兼得”。但若暂停持续了数年的对华脱勾战,倒也未尝不是为通胀和经济同时减压的最快手段。
外交方面,美国在中东的传统盟友沙特阿拉伯,高规模接待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如果此时美国再和欧洲盟友闹僵,拜登在亚欧大陆就更形孤立。更何况,欧美也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现实考虑:冬季战场不利于北约和乌克兰,如果利用和谈来拖住俄军攻势,捱到明年开春就又是一番新天地。所以,美国对欧陆的对华“靠近”也暂且开了绿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获沙特最高规格迎接。(美联社)
最为显著的证据,是向来对华鹰派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近日突然“转性”,称北约“不认为中国是敌人”。又指北约将在“符合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继续与中国接触,特别是传达我们对俄罗斯非法入侵乌克兰的统一立场。”斯托尔滕贝格向北京“示好”,当然只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但若没有美国用绿灯“照实”他,这只“黄鼠狼”是肯定连金口都不愿开的。
拜登:“我和美国都不会道歉”
是以,当拜登在白宫与马克龙亲切拥抱之时,美欧之间的矛盾也许并没有传媒渲染的那般尖锐。不过,拜登仍然是向马克龙这位小老弟演示了他“软硬钉子”兼俱的老练外交手腕:
针对欧洲民众对美国的不满,他正色道:“我不会道歉,美国也不会道歉。”言下之意,美国和美国总统都是凭实力讲话,欧洲没有前来讨价还价的资格。拜登还不忘送给马克龙一面镜子,分明是要他躬身自省,看清自己有几斤几两。
针对俄乌是战是和,拜登抛下两句话,一是他将来愿意和普京谈。换言之,乌克兰前途的最终决定权不在欧洲,而在于他和莫斯科;二是他未来对俄每一步行动,都会事先和欧洲盟友谈。这句话表面客气,但反过来说,如果欧陆的政治领袖们想和北京谈,甚至是找个什么地方和俄罗斯密使谈,又敢不敢对拜登有所隐瞒?
所以当马克龙预定于明年初访华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会择日赴京,完成欧美高层访华“四重奏”,而后者才是代表拜登来定调的。
中国要准备跑马拉松
也正是在此时,中国驻联合国副大使耿爽提出了北京迄今对俄乌问题最为详细的四点要求,概括为:一、减少人道损失,避免对平民和民用设施发动攻击,警惕阵营对抗风险;二、对乌克兰民众扩大人道援助;三、坚决反对将粮食、能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呼吁撤销单边制裁措施;四、尊重战俘权利。
中国在联合国提出乌克兰问题4点主张。(美联社)
从中国自身面对的更大图景来讲,当社会迟早走向“后清零时代”,政府和民间自然期望尽快对外恢复正常交往。此时欧美高层连环访华,很容易在民间舆论形成国际形势改善的观感。但是,美国自2016年,即新冠疫情爆发前3年便已对华发动脱勾战,欧洲基于自身利益其实也一直亦步亦趋。
简而言之,中国早就跑在一条马拉松赛道上,欧美高层的到访暂时还没有改变这点。过早以为终点就快到来,只会令自己跑得更辛苦。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