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每日专题
投资智慧

如何解决中国香港人才流失问题?

邓声兴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主席、意博资本亚洲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2022-10-12 09:42:42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房屋短缺、“贵、细、挤”一直是中国香港民生的头号难题,中国香港土地及房屋供不应求问题存在已久。中国香港目前只有20%的陆地为规划完善的市区,城市化程度远低于深圳的47%和新加坡的73%。土地供应不足绝非陈腔滥调,土地是中国香港未来发展多元产业的基石。
 
  在当下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为了恢复经济的发展提前作好人才储备的准备,将“人才争夺战”推入高潮。新加坡、加拿大、澳洲等国纷纷调整入境签证政策或者推出新的移民政策,以吸引各类人才的入境;美国国内对放宽人才签证政策的呼声不断升高……行政长官李家超下周三(19日)将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他日前表示会考虑将“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和“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报告的建议,纳入施政报告。全港关注劏房平台建议,本港10年内将全港劏房减一半,预计需要1万个安置单位。经民联亦提出,要造地及突破发展禁区,包括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发展湿地缓冲区及积极改划绿化地带。若港政府能在最大程度上出力解决房屋供应问题,相信能很好的解决本港人才流失问题。
 
  除“人才流失”问题之外,“人才引入”也是十分重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大都市,本港楼市一向极具投资保值的价值,深受环球及内地人士的追捧。近年面对移民潮及加息潮的影响,政府理应大幅放宽投资政策,以吸引环球人才及资金来港投资。在日前缩短免检疫通关限制的情况下,若能考虑免除内地购房者印花税,定将很好的刺激物业成交量进一步回升,刺激本港物业市场发展。中长期来看,政府应重新审视相关税务情况,以吸引更多国内外的资金、人才来港置业就业。
 
  中国香港的竞争力优势仍是不容小觑。因中国香港既有“一国两制”的灵活性,又有国际化的广阔性。若中国香港能保持这两方面的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融入大湾区发展,其独特性就能进一步推动及维持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及笔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投资智慧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