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如此包装,可怕,将狗屎变成了黄金
"看瓷不看底,瓷盲是自己","不看底,哄自己",我們小時候喜歡跟着爺爺祖祖們念這些順口溜,今天,這些溜離我們都遠去百年以上了...... 這些被框架着的瓷板就是不許你看后面那一眼,買家甚至賣家及拍賣行的大員們個個哄自己... 我只知道老些的瓷板,是以刨平了的竹板疊燒,成個端着入窯竹化而得板,后來的墊着布織品,干了而入窯燒,前者仍少不了凸凸凹凹,后者少不了織布的布徑留痕,各自形成時代特徵。 唔通保利或保利的賣家也懂得拆舊框以看清晰?只有他們知。
其實在上世紀五六拾年代文革前,這種民國民間藝能品是比較多的,如同那個時節有些家庭堂屋挂得有上兩三輩老祖的瓷板照一樣,到得文革,為免惹禍成為被整的對象,紛紛砸碎丟棄。 這張沒死於文革的瓷板,寥若晨星,今天代表着民國民間藝能的傑作現世,又巧遇製作"乾隆的御题诗",以其文革殘留,難能可貴,以稀為貴,價格合理,還可造高如同今天堅持留下已砸碎的香港民心老風格普世價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