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华夏时报》总编辑。擅长以新闻手法解读经济方略,以专家视角点评财经事件。文风犀利幽默、观察细致入微、评论入木三分。
先上图片看看,这个场景是不是非常让人震撼,也非常令人心痛?应该讲简直是触目惊心!资源如此浪费,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类似的情景,曾经是不是也见识过?类似的错误,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犯。的确就在之前,共享单车也有过这样的情景,也是引起了大家很大的一个愤慨。
我们看看,当时的场景怎么样,现在这些车魂归何处,我们都不知道。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网约车又重复了这个情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
谁在骗补?
网约车之竟然会成为“坟场”,是不是让人觉得比较搞笑?而且这些网约车基本上都是顶着新能源车的旗号、招牌造出来的。那么,问题就出在什么地方?就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畸形发展。
由于受到国家政策补贴支持的影响,很多社会资本就蜂拥而入新能源车行业,其实很大程度上,这些资本都是冲着政府补贴去的。难听一点来讲,就是骗补。
当然,政府也不是傻子,所以很快就意识到问题。早年间,也就前两年,政府做过一次清理整顿。也就是说,新能源车不仅要生产出来了,而且还得卖出去,卖出去之后还得跑出一定的里程数,才能完整地拿到政府的补贴。
但谁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制造商就开始成立了所谓的网约车平台,把新能源车偷工减料,甚至粗制滥造卖给这些网约车平台,装模作样在外面跑几圈。
跑完之后,因为这些新能源汽车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应用市场,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了。就是跑一段时间,跑够政府要求的公里数,能够拿到补贴了,使命也就终结了。
所以就出现了如此多的网约车“坟场”,其实新一轮的监管应该更加严厉。水皮相信,有关方面也会顺藤摸瓜,看看哪些品牌干了如此缺德的事情!怎么骗补的资金,怎么吐出来。
转载自水皮微信公众号。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