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深投资编辑及投资专栏作家,擅长分析及品评中资股,曾担任《香港经济日报》旗下《投资理财周刊》执行编辑。2006年10月出版第一本财经专书《让你富起来》,2009年5月出版另一本财经书《逆市淘金》。罗取得认可财务策划师资格(CFP)。
真的想不到,资源股的波幅可以如此吓人。去年3月时,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石油的需求急跌,令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负数。但随着疫情受控,疫苗面世,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油价又从一个极端,逐步走向另一个极端。
截稿时,纽约期油价格已升至81﹒44美元一桶,而伦敦布伦特期油也升至82﹒59美元一桶,跟去年的极端形成强烈对比。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其他产油国不愿大幅减产的前提下,我相信,中短期的油价是易升难跌的。
这还不止,保护地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是各国领袖未来几十年的一项艰巨任务(截稿前也得悉,中美两个碳排放最多的国家,戏剧性地达成联合宣言,同意携手应对暖化危机,加大减碳力度,并合作加强甲烷的排放)。但我认为,这个方向不但不会减低对石油的倚赖,反而会增加石油的需求。
首先,比石油更“污染”的能源应该是煤炭,但煤炭和石油也算兄弟,因为在煤炭中可提炼的资源,也可以在石油中提炼。如果煤炭逐步减产,这方面的资源可能会倚赖了石油。
另外,石油的副产品几乎供应了现代文明社会大部分的塑料供应,暂时不似有明显的替代,因此,现实上,石油在可见的将来都不可能大幅减产。再者,不用石油,便用天然气,其实,大部分天然气也是从石油而来。
如是的话,油价应该不会再大幅回落,尤其是产油国似乎不太愿意增产(减产也可以赚很多,那就不用多做功夫去增产吧!)。去年的疫情已经是一次非常极端的事情,要再发生一次也未必容易。即使会,结果也可能是油价有一个短暂,甚至急速的调整,但最终也是可以回升的。
油价最高曾见147美元一桶
油价现水平是80美元一桶左右,但10年前左右,油价曾经升至147美元一桶的水平,我暂时估计,油价不会这么“癫”的,一来全球需求仍未回复正常,而加上油价太高,上游的勘探活动便会增加,又会加速页岩油的开采,但升至100美元水平似乎又不是没可能呢!
以三桶油为代表的油股,自去年大跌后,股价已经回稳,但以上游业务为主的中海油(00883),股价从去年低位约6﹒4元反弹,至昨日收市的8﹒13元计,大约升了二成七;而以中下游业务为主的中石化(00386),从去年低位的3﹒12元回升,至昨日(11日)收市的3﹒89元计,大约升了两成半,而最突出的要算上中下游业务相对平均的中石油(00857),该股由去年2﹒158元的低位回升,以昨日收市的3﹒63元计,大升了六成八。
中海油推动洁净能源
当然,中石油从早前高位回落的幅度也是三桶油之中最大的,达六成半,今次反弹最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中石油股价跌得特别厉害,也跟它的业绩有关。
三桶油之中,去年的营业收入的倒退幅度相若,都是30-35%之间,但盈利倒退幅度差异甚大。中海油因为主要集中上游业务,对油价最敏感,故盈利倒退近七成;但中石油也倒退近六成就有点令人失望。至于中石化,去年盈利只倒退四成三,是三者之中较佳,也算是预期之内。
随着油价回升,今年三桶油的中期业绩也大幅反弹,其中中海油的中期盈利高达333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增2﹒2倍。而中石油也大赚530亿元(这数字已高于2018和2019年的全年盈利,更何况2020年),去年同期是亏损的;至于中石化,则赚近400亿元,去年同期同样是亏损。
如果看好油价可以再升,以上游业务为主的中海油,应该最值得留意,加上该公司也积极拓展洁净能源,除加大力度开采天然气外,也推动海上风力发电;因此,在三桶油之中,我仍然较喜欢中海油,加上它的预期息率接近9厘,虽不及中石化的约12厘,但它的股价上升潜力肯定比中石化大(油价升对以炼油业务为主的中石化不利)。我认为,现价买中海油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