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今天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执政的第100天,他的支持者认为,他认真兑现了去年竞选总统时的承诺,大量遣返非法移民,缓解了美墨边境地区的人道危机;他还起用特斯拉电动车的老板马斯克,大幅削减华盛顿的官僚机构,为美国政府节省大量开支。而批评他的人则强调,特朗普对全世界发动关税战,让美国的盟友遭受冲击,损害了美国的声誉,也削弱了美元的地位,而且会令美国通胀升温,给民众生活增加负担。与此同时,特朗普任命的政府官员藐视司法机构在美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拒不执行法官的判决,用行政权力对抗司法体制,损害了美国的司法独立,令世界失去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信心,未来会阻碍美国吸引全球人才,并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如果经济环境转差,民意支持度下降,特朗普还能继续“大有作为”吗?
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获得的支持率有所下降,目前仅维持在45%左右,大约55%受访者不满意他的工作表现。除了政治立场之外,他的治国方法也引起很大争议,因为他在上任100天内提出的各项政策目标,基本上都是靠总统行政命令来推动(在100天内共签署147项行政命令),其中一部分有违美国法律的规定,也未获得国会的授权;有些更直接针对那些与他立场相左的政府官员,因而引发了各种法律诉讼。对于遵纪守法的美国人来说,这样的局面是完全不可接受。
借机党同伐异,官场丑闻不绝
特朗普上任后第一天就签署了26项总统行政命令,目的是绕开美国国会,令国会失去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权和限制权。例如,他那天签署的其中一项行政命令是要求联邦政府人事部门停止执行多元平等包容(DEI)政策。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此举是想打击DEI政策的受益者,因为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在去年的总统大选中投票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
特朗普透过签署总统行政命令推行政策,绕开美国国会的监督和限制。(AP)
特朗普不仅任命了大量“粉丝”出任政府高官(如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而且希望用“削减联邦政府开支”的理由,解雇那些对他抱有“偏见”的政府雇员,从而助他实现政治目标。为此,他透过签署总统行政命令,将特斯拉电动车老板马斯克任命为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部长,让马斯克带领下属整顿联邦政府,清除部分联邦政府雇员,甚至撤销一些体现民主党理念的联邦机构(如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
特朗普任命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整顿联邦政府,结果惹来激烈反弹。(AP)
他还针对自由派声音最强的著名高校,借“打击反犹太主义言行”之名,要求哈佛大学等多所名校进行“整改”,向教育部定期汇报在课程设置、教职员聘用、新生录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监控外国留学生的言行。这既违反了多年来保证美国科学进步与创新能力的学术自主原则,侵犯了大学教职员和学生的隐私,也给相关高校增加了行政等方面的沉重负担。哈佛大学率先拒绝了这类无理要求,特朗普政府随即宣布冻结该校应得的20多亿美元联邦拨款,试图以此迫哈佛大学低头,但至今仍无法达到目的,反而被哈佛大学告上法庭。
另一方面,特朗普任命的政府高官多数是在去年大选中帮他拉票的“超级粉丝”,这些人足够忠诚,开口闭口不是“总统是最棒的交易高手”,就是“总统得到美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但在其他方面则经常闹笑话甚至爆出丑闻(例如马斯克在椭圆形办公室的怪异表现、他与政府部长的内斗等等),最典型的应属所谓的“讯号门事件”(Signalgate)——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与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Michael Waltz)、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等国安团队最高官员,在私营加密社交平台“讯号”(Signal)群组内,讨论美军轰炸也门胡塞武装的具体行动,提前披露打击方案,并错误地将原本无权知道这些信息的《大西洋月刊》总编辑高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拉入群组,明显违反了政府相关的保密规定,但赫格塞斯却坚称谈话内容没有泄露机密,引起公众哗然。后来又有媒体爆出,赫格塞斯在另一个群组也提前披露了同类信息,而那个群组中竟然有他的弟弟和妻子。尽管特朗普依旧对赫格塞斯“高度信任”,没有将其撤职查办,但这类丑闻自然会令人质疑特朗普国家安全团队的专业水准,并在国际上损害美国的声誉。
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弄出“讯号门”丑闻,但特朗普没有将他撤职查办。(AP)
无视制度约束,动摇三权分立
美国的开国元勋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目的是避免在美国出现大权独揽的君王。但特朗普想要得到的,恰恰是这种不受制约的权力,因此他频繁使用总统行政命令,各类决策都不与国会领导人磋商。他同样不理司法独立和程序公义的原则,他领导下的政府部门拒绝执行法院作出的裁决,有两个涉及强制遣返外国移民的事件,已经成为这段历史的里程碑式案例。
第一个事件涉及一位在美国的萨尔瓦多移民加西亚(Kilmar Abrego Garcia)。他的母亲在家乡经营地道小吃,受到帮派分子的敲诈和威胁,10多年前,为免被帮派分子杀害,加西亚的哥哥和加西亚先后外逃避难,从墨西哥非法进入美国。加西亚抵美后,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詹妮弗(美国公民),两人生了儿子,住在马里兰州。2019年3月,加西亚与三个人在一家商店外的停车场被当地警察逮捕,理由是他们的打扮举止像黑帮分子,而且有线报称加西亚是MS-13帮派的活跃成员。在法庭上,加西亚否认加入过任何帮派或曾有任何帮派行为。官司拖了很久,几经周折,法官最终裁定加西亚为帮派分子的证据不足,他可以在美国合法居留。
但今年3月15日,特朗普政府大规模遣返非法移民的巨浪“卷走了”加西亚。他被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误认为MS-13帮派分子,强行遣返到萨尔瓦多,关入一个专门收容帮派分子和严重罪犯的监狱。加西亚的妻子找律师提出起诉,要求当局将她丈夫带回美国,以免他在监狱中遭遇不测。政府方面拒绝了她的请求,但后来承认这是一次行政出错。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4月10日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的一致意见认定,将加西亚送到萨尔瓦多属于非法,政府应为加西亚返回美国提供便利。
加西亚的妻子(右二)要求当局将她的丈夫带回美国。 (AP)
但特朗普政府表示,加西亚已经在萨尔瓦多,超出了美国司法管辖权的范围,政府做不到法院的要求。但加西亚的律师和美国舆论认为,萨尔瓦多接收加西亚和其他美国官方遣返的人,是因为美国政府向萨尔瓦多提供了经济上的利益(给钱),因此美国政府完全可以用经济杠杆来促成加西亚返回美国,只是政府不愿做,明显是在借故拒绝执行最高法院的裁决。
最近的另一个事件,是新奥尔良市两位非法移民和她们的孩子日前被ICE遣返到洪都拉斯,几个孩子年龄在2岁到11岁之间,他们都是在美国出生的美国公民。代表两位母亲的人权组织律师向媒体披露,两人遭受了同样的厄运,都是在毫无准备之下被当局单独拘禁,不仅见不到自己的孩子,而且无法联系家人或朋友,没法托付他们抚养孩子。律师提出诉讼之后,法官裁定政府未经合法程序便将美国公民送到外国,属于违法行为。但国务卿鲁比奥和主管移民事务的最高官员霍曼(Tom Homan)却说,政府没有遣返美国公民,是母亲要带孩子一起走。
这类事件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并不在乎法院的判决,甚至已知法院的判决也拒绝执行。由于政府控制着执法队伍,如果没人执法,法院的裁决有什么用?这种思维会严重动摇人们对法治的信心,可能会让下一代美国人不再自觉遵守法律,甚至心存侥幸,知法犯法。
关税扰乱市场,美国同样受害
至于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其实已经毋须再多说。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关税,美国提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是多么不对等。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已经扰乱了国际市场,破坏了传统供应链,拖慢了经济增长,但美国未必能从中获得很大益处,甚至还可能同样受害。
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令美国企业同受害。(AP)
实际上,美国人已经开始感受到特朗普关税带来的各种痛。《纽约时报》的最新报道说,美国伊利诺伊州一家名为“学习资源”的教育公司正在等候从中国深圳发货的集装箱,箱内有儿童望远镜和识字卡片等教学用具。该公司CEO伍登伯格估计,当货轮抵达美国时,不论是交关税提货,还是放弃货物不要,都会让公司蒙受巨大损失,如果政府不尽快降低或取消高关税,他的公司恐怕熬不过去了。已被迫上绝路的伍登伯格选择到法庭告政府,指控特朗普无权加征如此巨大的关税。这篇报道还说,现在有愈来愈多小企业控告特朗普政府,因为他们的生路被截断了。
特朗普虽知美国经济会因高关税而遭受损失,但依然我行我素,寄望其他国家主动让步,让他有机会再做一次“交易大师”。而他在100天内想做但没做到的事,估计今后的几个100天也未必能做到。特朗普团队今后将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应对各州政府、著名高校、私人企业对联邦政府提出的各种起诉。估计未来的历史教科书上可能会有这样一句:在特朗普任内,高关税政策令美国经济加速进入衰退,而“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只不过是一个曾经有效的竞选口号。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