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预计明年登场的iPhone 18,其处理器将会采用台积电(TSMC)的2纳米制程“N2”。昔日半导体霸主英特尔(Intel)宣称,其1.8纳米制程“18A”将优于台积电的“N2”,使该公司重夺制程领先位置。但随着台积电发表可用于制造更高速AI芯片的崭新制程技术“A14”,令英特尔的豪言顿成空话!究竟“A14”在技术上有何突破之处?对Intel又会造成什么冲击呢?
A14比N2提速15%省电30%
台积电于4月23日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Santa Clara)举行首场2025年技术论坛(Technology Symposium),发表先进制程技术“A14”——这个名字代表其核心制程为14埃米(Angstrom),相等于1.4纳米。台积电表示,希望藉由全新制程提供更快的运算力,帮助企业推动AI转型,并强化智能手机的AI功能。
台积电表示,“A14”制程研发进度顺利,良率甚至超越原定目标。(图片来源:台积电官网)
A14制程使用第二代GAA(Gate-All-Around)环绕闸极纳米片晶体管,再搭配可微调晶体管配置的NanoFlex Pro架构。此架构可让芯片设计师调整晶体管的空间配置,能够针对特定应用实现最佳功耗、效能、面积的组合。如此一来,客户将获得更高的设计弹性,进而优化芯片功耗与运算力。
相比起N2制程,A14在相同功耗下可提高15%的运算速度,在相同速度下则可减少30%的电力消耗,并增加20%以上的逻辑密度。A14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高效能运算、数据中心、以及车用电子等范畴;尤其是在AI加速运算上,A14具备高效能与低能耗的优势,可以提升装置的板载AI能力(On-board AI Capabilities),满足高能源效率与低延迟的双重需求。
SoW-X封装高出40倍运算力
台积电表示,目前A14制程开发进度顺利,良率表现优于预期,计划在2028年开始投产;预计A14制程将会在2029年后推出最高效能版本“A14X”、以及成本优化版本“A14C”。至于N2制程,将在2025年稍晚在台湾高雄和新竹厂房量产。
将于2025年稍晚推出的“N2”制程,将成为台积电未来两年的主力产品;预计1.6纳米的“A16”会在2026年底面世,更先进的“A14”则会在2028年登场。(图片来源:台积电官网)
除制程技术跃进外,台积电亦发表了全新封装技术“System on Wafer-X”(SoW-X),可在单一封装中整合16颗大型运算芯片、存储器芯片、以及高速光学互连技术,并为这些芯片提供数千瓦的功率,组成比现时主流CoWoS封装高出40倍运算力的晶圆尺寸系统。
目前英伟达(NVIDIA)旗舰级图像处理器(GPU)Blackwell由2颗大型芯片拼接而成,而2027年推出的Rubin Ultra则由4颗芯片组成,可见台积电的SoW-X已技压NVIDIA。台积电表示,SoW-X计划在2027年投入生产。
Intel 18A性能稍胜台积电N2
为抗衡台积电,Intel将于2025下半年推出18A制程。它既采用RibbonFET GAA晶体管技术,能够精确控制电流,又率先使用业界首创的背面供电技术“PowerVia”,把供电线路改由芯片背面进入电路。此举不但有效解决讯号干扰和电压降问题,有助提高4%的等效电源效能,还让电路板正面可以腾出更多空间作布线之用,令密度和单元利用率增加5%至10%。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的评测,Intel 18A性能值是2.53,高于台积电N2的2.27与三星(Samsung)SF2的2.19,可见在2纳米制程节点中Intel暂时领先。
与上代制程Intel 3相比,18A的每瓦效能提高15%,在相同芯片面积下可容纳多出30%以上的晶体管。(图片来源:Intel官网)
英特尔宣布,Intel 18A已进入风险性试产(Risk Production),代表已来到初步少量试产的阶段。投资机构KeyBan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约翰·文(John Vinh)指出,Intel 18A的良率与缺陷密度已达到可以接受水平,并有望取得任天堂Switch 3游戏主机的GPU订单。除此以外,NVIDIA与博通(Broadcom)已基于Intel 18A进行制造测试,而超微半导体(AMD)也在评估此制程是否符合其生产要求。
Intel次世代处理器用N2制程?
值得留意的是,英特尔仍会是Intel 18A的主要采用者,公司内部产品使用此制程生产的比例将高达7成。Intel新任执行长陈立武表示,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18A,酷睿Ultra 300系列“Panther Lake”处理器将采用18A制程进行生产,预计内建新处理器的笔记簿型计算机将于2025年底前上架。
Intel执行长陈立武表示,Intel 18A较台积电更早导入背面供电技术,CPU将以7成自制率为目标。(图片来源:Intel官网)
然而,从供应链流出的消息指,Panther Lake的运算核心会采用Intel 18A制程,但图像处理核心与系统单晶片(SoC)则会委托台积电代工生产;2026年上市的次世代处理器“Nova Lake”,部分运算核心更会外包给台积电以N2制程生产。Intel一直对外宣称18A优于台积电N2,假如此事属实,无异于自打嘴巴。
事实上,AMD已宣布其第六代EPYC“Venice”处理器将采用台积电N2制程生产;2026年面世的iPhone 18系列A20处理器也会使用N2制程。至于Intel 18A,除自家产品确定使用外,暂时仍未接到任何外部订单。
半导体产业专家指出,Intel 18A在技术和效能上跟台积电3纳米制程“N3P”相当,意味着Intel在先进制程研发上依然落后于台积电,而另一主要对手三星的2纳米技术则有良率偏低问题,所以对运算力有高要求的客户持续向台积电N2下单;加上现时台积电制程研发已推展至A14的境界,充分显示该公司在先进制程上处于领先全球的位置,未来几年仍是无人能敌。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