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智城物语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企业买“碳权”抵销碳排放量!“碳补偿”是减碳良方?
方展策
作者:方展策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2-08-01 15:20:59

作者介绍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最近两个月,极端高温席卷亚洲、欧洲、中东与北非,部分地区气温升至摄氏40度以上,让愈来愈多人意识到气候变迁的威胁。因此,现时消费者倾向选购对环境友善的产品,投资者也追捧奉行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原则的企业。对商家来说,这既可能是推动绿色转型、投入低碳生产的动力,但也有可能是塑造公关形象、掩饰环境破坏的诱因。有调查指,全球近6成企业高层承认自家公司存在“漂绿”行为。究竟我们应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真绿”或“漂绿”呢?


用碳补偿抵销自家碳排放量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6)上,197个与会国家对《巴黎协议》第6条关于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达成了共识,让各国可通过买卖“碳权”(Carbon Credit,又称“碳信用额”)来抵销碳排放,以减轻自行减碳的成本压力,这种做法叫做“碳补偿”(Carbon Offsets,又称“碳抵销”)。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于2021年11月1日至12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开幕式由英国查尔斯王子负责致辞。(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此后,各缔约国可以在基于第6条所创造的全球碳交易市场架构下,进行碳信用额交易。碳权买卖不可重复计算,卖方售出的碳权,只能算作买方的减碳成果。例如,当某片人造树林的减排量被一家公司买下后,该公司就可以用这片树林的减碳量,抵销本身的碳排量;售出后的树林减排量则不能再被其他公司或个人使用。


   目前碳补偿市场运作有两种方式:受监管的合规碳市场、以及不受监管的自愿碳市场。在合规碳市场中,以“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U ETS)的规模最大,2021年产值已达340亿美元(约4,992亿港元)。


合规碳市场 vs 自愿碳市场


   EU ETS设有监管机构,负责计算和分配一定时期内企业或组织可排放的最高限额。监管机构会要求企业在过度排放时购入额外的碳权,或让有碳权剩余的企业向其他公司出售其额度。由于受监管的碳价偏贵,所以愈来愈多企业转向不受监管的自愿碳市场,用较低成本方法达成其减排目标。


   自愿碳市场源于一些企业或个人为抵销其碳排放量,自愿向减排项目的开发商购买其碳信用额,每个信用额相当于1公吨二氧化碳。1989年,首例针对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自愿性投资,开创了自愿碳交易之先河。


   相比起合规碳市场,自愿碳市场省却了大部分审批环节,交易所需的费用、时间和精力都较少。因此,自愿碳市场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更方便、更经济的途径,于是广受企业欢迎。譬如,微软(Microsoft)在2021年已买下130万自愿性碳信用额;达美航空(Delta)与大众汽车(Volkswagen)2021年的碳权购买量,更分别是之前一年的2倍与5倍。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评估,自愿碳市场产值从2020年的3.06亿美元(约23.9亿港元),攀升到2021年的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及至2030年更可上看350亿美元(约2,730亿港元)。


碳补偿易被滥用为漂绿工具


   碳补偿虽然备受追捧,惟却一直受到环保团体与学术界的质疑,不但因为部分碳补偿项目的可信性成疑,更因为此做法会削弱企业或个人真正减碳的原动力,最终可能被滥用为漂绿工具。瑞典气候少女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就狠批通过碳交易市场机制的COP26:“不再是一场气候峰会,更像一个全球性的漂绿节。”


碳补偿是指企业透过支持或资助碳减排项目,以弥补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项目类型包括:植树造林、可再生能源等。(图片来源: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官网)


   所谓“漂绿(Greenwashing)”,意指政府、企业、组织或个人刻大夸大他们对环境保育的付出,惟却未有真正投入实际的环保行动,只是为建立绿色形象而喊出口号或广告。


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期间,会场外有不少环保团体进行示威活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常见的漂绿手法包括:在产品包装上加入绿色背景、以及环保、自然、永续等宣传用语,淡化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甚或通过无效的绿色认证来误导消费者,塑造对环境友善的品牌形象。2021年,英国广告监管机构禁止的漂绿广告个案便有16宗,较2020年同期大增3倍。


   究竟如何判断企业是漂绿、还是真绿呢?若然企业仅针对某一个碳补偿项目作出投资,但却没有在本业进行绿色转型,甚至仍在其他方面对环境造成损害,那么就有漂绿的嫌疑。


6成企业高层坦承公司漂绿


   瑞士信贷投资银行在2022年5月发表调查报告指出,数百家公司争相发出各种关于碳补偿交易的声明,但当中使用“Net Zero”(净零排放)等术语的方式却各有不同,容易让公众产生混淆。


   非牟利组织NewClimate Institute针对25家以实现净零排放为目标的大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夸大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实际上能够实现的减排度仅有40%,并非官方大肆宣扬的100%。


   民调机构 Harris Poll以问卷调查方式访问了近1,500名全球不同行业的企业高层,有58%受访者承认自家公司正在漂绿;有66%质疑其公司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努力是否为真;更有65%表示不知如何做真正的绿色转型。由此可见,漂绿行为在商界已是非常普遍了。


治理机构制定碳信用额标准


   为解决上述乱象,自愿碳市场的独立治理机构“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在2021年9月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的首项任务是为优质碳信用额制定标准,预计该标准将于2022年第三季公布,成为碳信用额质量的全球基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22年3月发布的重要气候变化公告中也建议,提高企业碳补偿使用的透明度:当一家公司购入碳补偿额度后,需要向投资人披露具体的实施计划。另外,欧盟委员会亦正考虑制定新法例,禁止无法证实、模糊的环保承诺,以及具误导性的宣传手法。


   事实上,就算企业本无漂绿之意,但碳补偿项目执行不当的话,同样无助于环保。碳补偿项目有不同种类,常见的分别有植树造林、可再生能源、以及碳捕集与封存等,当中以前者最受重视。近年各界均积极种树,1990至2020年间全球树木数量激增了47倍。


相较海洋与土壤,树林的吸碳能力更胜一筹,被视为最会储碳的天然仓库。(图片来源:One Tree Planted官网)


种错树不护理未必能够减碳


   然而,科学期刊《自然永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最近刊出的一篇研究文章却指出,如果种树不当的话,反而弊大于利,甚至有漂绿之嫌。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是把树种植在不适合的地方,不仅让树木难以成长起来,更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以菲律宾为例,2011至2019年间展开国家绿化计划目标是建立150万个足球场大小的树林。菲国政府贪方便,选用最容易取得的红树林树苗来进行植树,惟却把树苗栽种在不适合红树林生长的沙质沿海地区,结果有8成树苗死掉,最终无功而回。


   另一个常见错误是,种树后无人维护,让树木自生自灭。以日本为例,人造树林的平均树龄超过50岁,一旦这些老树受到地震或台风等灾害的破坏,却没有适当的复育作业,吸碳能力就会大幅减弱。《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2013年当地人造树林的吸碳能力约为5,170万吨,估计到2030年可能会下降至3,800万吨。


日本长期植树造林后,大部分树木已逾50高龄。不少老树受到天灾侵袭而损毁,加上长期乏人维护,导致吸碳能力大幅下降。(图片来源:Pixabay.com)


   第三个错误是,企业植树时只以本身利益出发,让碳补偿项目未能发挥持续性的减碳效益,结果沦为漂绿工具。譬如,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TotalEnergies)于2021年11月宣布,要在非洲国家刚果栽种4万个足球场大小的树林,预计每年可吸碳50万吨。


石油公司道达尔表示,将于未来10年,在刚果共和国4万公顷土地上种植4,000万棵树。(图片来源:TotalEnergies官网)


复育天然树林吸碳效果更佳


   可是,道达尔选择种植的不是本土树种,而是外来的相思树(Acacia)。官方解释是相思树生长速度较快,固碳能力较强。惟该公司没说的是:新种的人造树林会取代原有的热带草原栖息地;20年后当树木长大了,便会砍下来当作木材发售,换言之,官方宣称的50万吨吸碳效益日后也会烟消云散。


   假如企业是真心想要减碳的话,应该委托负责任的植树组织执行造林任务。以非牟利组织One Tree Planted为例,他们不会接受只种单一树种的造林项目,同时又会跟当地生态学家合作,种植当地树种。种完树后,首3年他们会在地面近距离观察树木生长状况,之后会透过人造卫星与无人机进行监测。


   不过,更理想的做法是放弃植树造林,改为复育天然树林。新种树林要花上几十年的成长时间才能有效吸碳,原有植被的复育时间则短得多。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理与环境系统系助理教授费根(Matthew Fagan)表示,热带区域树木的再生率很高,可以在8年内从低植被草原成长为茂密的热带雨林。


种树先要用工具在地上挖开一个小穴,再将整个树苗放入洞穴,跟着把泥土均匀地拨入苗孔内,最后用脚踏实树苗附近的泥土便成了。(图片来源:翻摄One Tree Planted官方YouTube影片)


One Tree Planted在完成植树后,会持续使用卫星和无人机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图片来源:One Tree Planted官网)


   例如西非国家尼日尔(Niger)致力对原有林木进行扶植,结果成功帮助2亿棵原生树木茁壮成长,变成固碳的新力军。由是观之,若要另辟新地、引入外来树种进行人工造林,倒不如针对现存树林展开保育作业,避免扰乱原本的生态环境,方为上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智城物语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