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曾任职澳洲联邦政府及外资跨国银行,并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及改革、发展政策,对有关问题具深入分析能力及独到眼光。
中国最近有两起科技发展大事:一是个别项目嫦娥五号探月采样取得圆满成功,二是在整体发展战略上定出了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具体指引。两者均有重大意义。
嫦五成功意义大
嫦五成功有五大意义:(一)在科学上有助增进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中国取回的是年轻(10余亿年)月壤,可补充美苏采回的年老(40亿年)样本。(二)科技实用意义。由项目带动开发出来的多种技术可军用民用领域应用。(三)凸显了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在追赶先进中并非亦步亦趋而是有所创新。虽然中国只是继美苏后第三个探月采样国家,但中国选择了新地点采集年轻月壤,令举世期待会带来新智识。此外中国是首个在环月轨道上进行无人对接的国家。(四)确认了中国的新兴科技大国地位。近半世纪后才再有落月采样活动,反映先行者的退却和中国的兴起。苏联瓦解后俄罗斯已如美国军方说走上战略滑落之路,对探月已无心无力。美国则因各种原因搁置了探月活动。这既给予中国赶上机会,也因中国重燃了各国包括美国的探月兴趣。(五)对中美斗争特别是科技战有影响。首先这预示了美国封杀的失败。正如美国The Diplomat网站评论所说:太空科技是多年来美国重点封杀的“脱勾”领域,但也阻不了中国的进步。此外嫦五成功增添了美国改变封杀而寻求合作的压力。俄罗斯、欧洲及其他国家的航天组织均与中国合作,美国封杀中国反将自我孤立。美国专家希望与中国合作分析月壤,也想参与中国的太空站“天宫”计划,但都为美国封杀政策所阻。
推行以创科为重点发展策略
正当近期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迭出之际,中国政府在推动创科上又再加力。最近的中央会议列出了明年经济工作八大重点,以创科为重中之重,为“十四五”计划开好局和为15年现代化发展宏图奠基。头两点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增强供应链自主能力便直接与推动创科相关,其他六项也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创科努力。较具体的推动创科策略有:(一)充分发挥国家的创科组织者功能和举国体制优势,特别是促进科研力量的优化分配及共享。(二)安排创科努力以解决影响国家安全及发展的重大难题。(三)促进基础研究,制订10年方案和布局重点研究中心。(四)以攻关解决卡脖子科技问题,由此增强供应链自主度。这乃补短板的追赶先进部署。因在补短板外还要建立及扩大领先项目,搞更多独门绝技以维持产业优势。
无疑中国的创科潜力巨大,中央的重视及重大策略出台,将有助进一步发挥潜力。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