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个“非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春节长假周二(4日)收炉,8天的全民“吃喝玩乐游”狂欢又到盘点时。最吸睛的,当属春节档票房及观影人次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引发“消费复苏”和“消费降级”两极反应。同时,四大一线城市消费热闹表象亦藏暗涌。
一线城市旅游收入未见井喷
逾23亿人次的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地球上每年一度最壮观的团圆、休闲之旅,背后的真金白银历来是一窥中国经济冷热的温度计。文旅部的春节假期全国旅游人次及消费数据尚未出炉,逾6000万(人次)游客奔赴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即抢先揭盅成绩单。
内地春节档票房及观影人次双双刷新历史纪录。(中新社)
其中,上海春节7天(除夕至初六)在线线下消费465亿元(人民币.下同),相比2024年春节8天(除夕至初七)在线线下消费569亿元,降温之意隐现;北京接待游客的人均花费录1630元,亦较2024年微跌。广州、深圳接待游客的人均花费则分别录980元、1105元。
消费归消费,但花钱的疏爽度未因春节而显著提升,刷新高的春节档票房及观影人次,似乎更显示居民热衷低价休闲,而此跟持续受捧的“县城游”异曲同工。
消费品企业就业收缩最明显
简而言之,硬币的一面是人口基数所支撑的基本需求,另一面则是精打细算所导致的价格内卷,后果之一即是经营业者赔钱赚吆喝。1月财新PMI报告就显示,制造业价格疲弱,降成本仍是制造业企业的优先选项;就业指数连续5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其中消费品企业就业收缩最为明显。
鉴于此,不难理解春节假期刚过,特斯拉、小鹏、蔚来等一众车企宣布“5年0息”优惠,小鹏更附加“0首付”。华为亦表示,预计3月发布一款“全国人民都买得起的、意想不到的产品”。
春节假期刚过,特斯拉、蔚来等一众车企宣布“5年0息”优惠,小鹏更附加“0首付”。
面对2025年头号经济任务——大力提振消费,企业层面似乎仍走不出“卷”性价比的怪圈,而政策层面从清华教授李稻葵建议提高全国60岁以上农民养老金,到中证监主席吴清最新强调“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如何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为消费注入实质动力,且看3月“两会”出招。
撰文:金子安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