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1-20 12:17:52
汪敦敬先生从事地产代理业30年以上,创办祥益地产,认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经营方针,应发展属于自己独有的策略去开发蓝海市场。 撰写楼市评论文章20多年,于2009年金融海啸后认为市场会出现新的秩序及逻辑,主力撰写有关新常态文章,更强调在机会成本的法则下买不买楼都充满风险甚至不买楼的风险更大! 近年提倡平民财技,认为在波谲云诡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应该讲究理财的技术,故撰写普罗大众也能掌握的财技分享。 经营企业的格言是上善若水,祥益地产高度参与小区公益及慈善活动。
笔者算是香港资助房屋政策的首批受益者,自己是“徙置区的第一代婴儿”。在笔者未出世之前,父母试过行李皮箱被包租婆从楼上丢到街中赶走,亦曾住过全屋漏水要摆放水桶阵的石屋,徙置区令到处于难民高峰期的香港市民有了稳固和不用受风雨蹂躏的安乐窝。笔者亦感谢政府的居屋计划,虽然最后没有购买居屋,在我就学的时候,父母已经安慰道:“现在努力读书,将来出来工作之后即使世界艰难,仍可以选择购买居屋居住,将来可以有自己的家庭。”因此我的少年时期对居住方面并没有前路茫茫的感觉,因为知道政府有照顾我们的政策,我觉得香港要重拾这种对未来的安全感。
笔者之前撰文指出,简朴房的概念有瑕疵,但对于政府听取意见的态度有信心,未够完美可以作出修正。最近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咨询地产代理界有关简朴房的意见,因为笔者所属的商会主要是中小型地产代理行,同时亦没有经营劏房业务,本来并没有打算参与及发表意见,惟现阶段听到有一些观点是市民仍担心,我认为需要给予意见令政府做得更好,所以出席了是次会议,并给予两点意见:
1)笔者关注管制劏房会否令到成本上升,配合香港租金的上升轨,会否成为一个不好的化学变化。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资料,我们归纳后得出两个数据,笔者认为是值得参考。第一是过去两年内(参考2023年初至2024年11月的差估署私人住宅租金指数),本港住宅租金大约上升了11%;第二是截至2024年8月的劏房租金,对比同年年初上升了约8%,但因为首5个月没有明显上升,而有关资料是截至8月,即是说3个月已经升了8%,笔者觉得这虽然是一个短暂的数据,未必可以作准,但有关趋势必须要留意。
公屋转流率低,影响整个房地产链的运作。(AP)
2)简朴房可以容纳的住户人数,很大机会受其最低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所影响,变相容纳的人数少了,政府有否为这个情况作出准备?笔者看到公屋转流率低,以往长期只有1%左右,最近则约1.9%,仍未合乎公屋最少3%至5%的转流率,转流率不足正正影响着资助房屋的轮候者,包括居住劏房的人,所以笔者一直认同针对公屋做回合适的转流率,不应该被霸占,从而影响整个房地产链的运作。
会议过程中,局方就简朴房的八大要求作出解释,显然局方的准备及决心较我们想象多,可以说解开了我们八成的疑虑,是一个很成功的交流会。在会议中,笔者亦听到局方对整个房地产的转流率十分关注,而且是有概念去重新将断裂的转流率作修补,这个说法令人感动。转流率不足,令到本港的房地产作出畸形的运作,转流率概念已被荒废了近20年,现时被重新重视,是令人感到鼓舞的,证明现届政府的确是有为及有胆识的。处理公屋富户其实是处理转流率的问题,民间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教人“公屋住一世”,住公屋的确是有很多“好处”,但问题是住公屋令到人生少了一个重要的资产,这是后果严重的。缺乏上游动力,不单只影响人生,亦会令到市场缺乏上游动力,最后不断循环,会令到整个社会也缺乏上游动力,市场成交量于是萎缩,只有一些非主流的人士出来买楼,同时也太依赖一手住宅供应,那自然令财富集中在大财团手中。转流率回复正常,不单只令社会重拾上游力量,而且会令成交增加,市场也不会过分集中于新盘,财富分配平均。解决劏房问题同时解决转流率低,才是真正解决香港深层次问题的方法,房屋局的决心和细致的概念,令近期惶恐的市民重拾不少信心。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