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11-28 16:54:24
电子支付大行其道,港府分别于去年及今年推出电子消费券,更进一步增加本地市场的电子支付普及程度。
除了四家消费券营办商,作为提供支付技术和软件解决方案的企业,要在中国香港市场分一杯羹,在拟定营销策略时,需要采取什么策略,来配合百花齐放的电子支付服务?
在支付处理行业深耕逾23年,支付技术公司环汇(Global Payments)亚太区总裁陈国辉(Konrad)近日接受专访表示,观察到本港的电子支付在疫情、电子消费券的推动之下,覆盖面和渗透率正不断提升,认为这发展情况已经是“做得好快”,市场亦有相应的支付技术应对。
支付技术公司环汇(Global Payments)亚太区总裁陈国辉(Konrad)早于1999年入行,见证本港电子支付的发展在疫情及电子消费券推动下,覆盖面正不断拓展。(曾耀辉摄)
他指,仅对比港府推出首轮电子消费券的前、后数个月,包括网购或实体店在内的电子支付使用率已有大约10倍增长。
至今年初,在第5波疫情高峰期(即2至3月期间)“持卡交易”和“无卡交易”的比例更由以往的5:5变成4:6,意味着持卡人在疫情期间更倾向网上购物;在8月(即消费券发放的月份)再对比2月的数据,则留意到持卡交易增长了70%,无卡交易则只增长了10%。由此反映消费券有效刺激零售实体店的持卡交易,并鼓励市民在实体店消费。
针对3大需求 度身订造策略
于是,该团队亦从观察所得的市场趋势,针对新零售“全通路”(omnichannel)布局,拟定出更精准的营销方案,以乘势把握个中商机。
早前于本港市场留意到三大需求,包括:(1)企业寻求同步部署线上及线下支付技术;(2)中小微企需求大增;(3)用户追求更便捷,能保障私隐的非接触式方案。根据各需求,以“度身订造”为策略于市场突围。
举例指,中小微企可以配合智能手机与网络,推出创新的支付方案“Mobile Tap”;针对用户追求保障私隐的非接触式方案,亦可提供支持以WiFi或SIM卡数据连接互联网的无线收款装置。
陈国辉认为,疫情推动了中小企转型,愈来愈多商户接收非接触式的数码支付,并扩展至以智能手机运作的手机感应式收款服务“Mobile Tap”。(曾耀辉摄)
陈国辉认为,疫情推动了中小企转型,愈来愈多商户接收非接触式的数码支付,并扩展至以智能手机运作的手机感应式收款服务“Mobile Tap”。(曾耀辉摄)
他强调,市民除了在疫情下有对使用现金的卫生忧虑,还有对数据私隐方面的忧虑:“以往使用信用卡支付时,店员需要把客户信用卡拿走一段时间才可以完成支付,惟客户亦会担心信用卡数据被抄低。”他指出,这类“Pay-At-Table”技术方案早在海外市场流行,“可以把卡机拿到客户面前,让他们直接拍卡。”
电子支付的世界瞬息万变,他又指,有见另一在海外流行多时的“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分期服务,近日在中国香港冒起,作为支持“00后”等新世代的支付方式。因此,其支付技术方案除了由2018年起传统及虚拟银行的分期付款方案之外,亦有支持先买后付平台,同时进一步支持各中小企客户拓新客群,作为的“度身订造”策略之一。
留意加密币动向 方案需合规
此外,区块链金融成近年新趋势,不少人也会购买加密货币作投资,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亦已逐渐可以作为交易的媒介。目前中国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的政府,亦陆续推出加密货币相关的法规,助监管、限制或禁止加密货币的交易及使用。
陈国辉目前负责监管环汇在亚太地区的13个市场业务,他指出,为应对未来的应用趋势,早前亦已设立内部工作组,留意各市场有关加密货币的法规及动向,并参与研讨等。他强调,支付技术方案需以合规为前提,而各地发展情况不一,“有机会的话,也会尽量行前。”其团队目前正与其中三分之一的市场作商讨。惟具体是哪些市场则未能透露。
手机感应式收款 逾百的士试行
为方便各类型商户同时处理多个支付工具,环汇(Global Payments)亚太区总裁陈国辉指出,该企旗下的支付技术方案、智能POS收款装置,由早年可以接通Visa、MasterCard等支持感应式付款,多种手机钱包以及金管局推出的“转数快”,至去年开始更支持HSBC PayMe。
伙车行推解决方案
除了特设的智能装置,智能手机也可化身成收款工具,他指出,该企早前于中国香港也推出了以智能手机运作的手机感应式收款服务“Mobile Tap”,为商户带来创新支付方案。
助机场抵港者付款
在今年5月,该企与Visa和忠诚车行合作,率先在过百辆的士安装解决方案,并在市区推行试点,为大众提供服务;运输及物流局于7月起为机场抵港人士提供“指定检疫酒店的士”接送服务,该企亦有为其中50辆的士安装Mobile Tap,针对为机场抵港人士提供服务。
推导师计划 助员工扩人际网络
近日有关“抢人才”的议题不断,“如何留住千禧世代职场生力军”更为企业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陈国辉分享,该企亦尤其关注新世代员工的身心健康以及发展意向,故推出个人导师计划(Mentorship Scheme)。包括为初级员工配对一名资深同事作为导师,启发思维,解决职场及人生各种疑难。
该导师亦会配对以跨部门形式进行,帮助新世代员工全方位了解公司的业务和方向,加强人脉,藉此向资深同事学习。
他补充:“此举亦能扩大员工的人际网络,接触多元社群,经前辈交流及鼓励,激励人生。”
建互信团队 增员工归属感
即使在疫情下,他认为管理层也应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团队,增加员工归属感。建议应经常聆听员工意见,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他指:“要建基于信任,效率才事半功倍。”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