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2-14 11:26:42
玛嘉烈医院肿瘤科一名30多岁的年轻医生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入院不足24小时于上周五(7日)离世。据悉,该名医生在病发前一刻仍谨守岗位,留守在病房至最后一刻照顾病人。该名医生立志悬壶济世,更刚获取肿瘤科专科医生资格,骤逝消息让人惋惜。
好医生英年早逝 病发前仍照顾病患至最后一刻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对事件表示哀痛,并向其家人致以慰问。他指,病逝医生立志悬壶济世,自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医管局工作,且刚获取肿瘤科专科医生资格。据悉他在病发前一刻仍在病房照顾病患,“其专业精神实为医护同业的典范”。卢宠茂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医管局亦会尽力提供协助。
玛嘉烈医院及北大屿山医院行政总监罗振邦医生亦对此感到非常惋惜和沉痛,指离世的肿瘤科医生是一位非常热爱工作、得到很多同事尊重、很为病人设想的好医生。
袁国勇:情况罕见
玛嘉烈医院员工出现怀疑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群组,共涉3名病人,同为该院肿瘤科医生。其中离世的医生于本月4日发病、6日入院、7日随即离世。另外两名年青医生6日及10日出现征状,包括发烧、肚痛及腹泻,其中一名医生已经出院。港大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指情况十分罕见,该名离世医生病发后迅速转差,病发后随即休克送入ICU抢救,并需插喉。该名医生不幸于入院后24小时内离世,中心其后再追查后发现另外两名医生有腹泻,一名病征轻微医生感染产志贺大肠杆菌,其余两名医生未感染。
什么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能产生强烈毒素,并可引致严重的食物传播疾病。O157:H7大肠杆菌是与公共卫生有关的最重要的血清类型。其他血清型的菌株,例如O104:H4大肠杆菌亦可引致严重疾病和爆发。
病征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病征包括腹痛和腹泻,甚至出血性腹泻,亦可能会出现发烧和呕吐。少数病人的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例如在幼童出现引致肾衰竭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任何年龄的人士均有可能受到感染。虽然幼童和长者会较多出现严重病情,但即使是年纪较大的健康儿童及成年人亦可能出现严重感染。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病征
腹痛
腹泻
血性腹泻
发烧和呕吐
少数病人的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如肾衰竭的“溶生性尿毒综合症”
任何年龄的人士均有可能受到感染。虽然幼童和长者会较多出现严重病情,但即使是年纪较大的健康儿童及成年人亦可能出现严重感染
资料来源: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
传播途径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主要由进食或饮用受污染的食物,如生或未经煮熟的碎肉类、受污染的蔬果、未经消毒的奶类制品等。该病亦可透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来自被污染的饮用水和游憩用水的水源性传播均曾有报告。此外,直接接触农场动物或其周围环境也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而潜伏期,约为3至8天,一般是3至4天。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传播途径
主要由进食或饮用受污染的食物,如生或未经煮熟的碎肉类
饮用被污染的饮用水皓游憩用水
进食或饮用受污染的蔬果、未经消毒的奶类制品等
直接接触农场动物或其周围环境
病亦可透过粪口途径狂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资料来源: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
治理方法
治理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支援性治疗。当患者出现严重腹泻时,最重要的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抗生素不应用作治疗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亦有可能增加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风险。患者如出现溶血尿毒症,有可能需要特定的支援和输血治疗。
5大预防方法
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处理生的肉类或家禽后、如厕或更换尿片后和接触动物后,都应该用枧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进食和饮用已彻底煮熟和煮沸的食物和食水。烹煮或翻热食物时,须确保其中心温度达至70度或以上并维持至少30秒。
处理食物时应遵从安全五要点,即精明选择(选择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洁(保持双手及用贝清洁)、生熟分开(分开生熟食物)、彻底煮熟(彻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温度(把食物存放于安全温度),以预防由食物传播疾病。
如出现怀疑受到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肠道病征,特别是出血性腹泻,应立即求医。
避免进食未经消毒的牛奶或未经煮熟的食物。
资料来源: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
转载自晴报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