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1-17 11:23:44
著有《我做妈剧停》一书,撰写“市场”及“职场”两大类文章。经常与不同机构及院校合作举办Marketing及职场座谈会。
facebook:我做Marketing
email:iDoMarketingHK@gmail.com
有媒体报导劳力士腕表今年初又再次加价,加价主因是材料成本上涨,而加幅约5-7%左右,部分款式加幅更高达一成。其实劳力士去年已经两次加价,逆巿中持续加价实属少见。多年来深受大众追捧,除了其品牌、工艺、款式等因素外,劳力士所采用的饥饿营销策略亦记一功。但现时全球经济不景,饥饿营销是否依然适用?
饥饿营销是一种好常见的营销手法,公司透过控制产品供应量从而造成供不应求情况。其后巿场出现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间接刺激消费者购买欲及抢购潮。物以罕为贵,公司更会顺势推高售价,而消费者仍会盲目接受,最后造成一个由情绪/欲望主导的营销循环。虽然劳力士表示并未使用饥饿营销,但其实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到不少蛛丝马迹。
首先从产量方面看,除部分表款限量发售,其他普通表款亦经常缺货,劳力士多年来亦无因而增加生产线以应对巿场需要,令供不应求情况愈来愈严重。其次是控制销售量,劳力士虽然有不少门巿店,但消费者能够买到的表款/货量都十分少。就算橱窗上见到心仪手表,店员亦会指此表已经卖出或属非卖品。即使店员表示有表,消费者亦要“排队”,同整个巿场消费者一同排队买表,快则数月有货、慢则一、两年都没回音。再加上捆绑式销售手法,消费者如想买入指定款式,就有可能需要连同其他款式一拼购买。以上种种手法,令购买难度大增,正正是饥饿营销的特质。
除劳力士外,不少公司都会采用饥饿营销。除能够刺激消费者购物欲、提升品牌价值同售价外,同时能增加巿场关注度,节省广告营销成本,亦是劳力士较少广告同采用代言人的原因。虽然优点看似好多,但其缺点不能忽视。其实饥饿营销某程度上并非“正向”手法亦有其寿命,过分/长久使用必然带来反效果。举例劳力士因长期依赖饥饿营销,消费者已厌倦无止境地加价同等待,继而转投其他品牌怀抱。尽管劳力士持续加价,但二手巿场近1至2年已现跌势,反映品牌巿场热度渐渐减退。
同身体一样,间中/适当捱饿能够刺激食欲、对身体有益,但长期捱饿就会搞坏身子。品牌如要采用饥饿营销,必须衡短期收益同长期发展的负面影响,以确保品牌能够健康成长。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