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10-25 11:29:57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过去20年的初创企业浪潮中,最成功的创业模式是先勾勒出产品规模化后的愿景,吸引创投基金投资后,再尝试制造产品,电动车公司正是这套玩法的最佳示范,譬如美国电动车初创Lucid在尚未交车给客户前,便已上市集资。但凭着iPhone代工起家的鸿海科技(Foxconn)却反其道而行,采取脚踏实地的营运方式,默默研制产品,短短一年间制作出3款可在路面行走的原型电动车。完全没有造车经验的鸿海到底是怎样切入电动车市场?相比起一众电动车初创,鸿海又具有什么竞争优势呢?
乘用车双雄:Model C、Model E
2021年10月18日,鸿海向外界一口气展示了3款原型车:一款休旅电动车“Model C”、一款豪华电动房车“Model E”、以及一款电动巴士“Model T”。擅长代工生产的鸿海无意推出自家品牌电动车,之所以要制作这3款原型车,不仅是展示自己的造车实力,也是要给潜在客户当作参考。譬如说,甲公司未来想要贩卖电动休旅车,便可以直接基于鸿海Model C作出微调,进而设计出具自家品牌风格的车型。这样既可省去大量开发资源,又可缩短产品推出时间。
Model C 是一款5+2座椅配置的休旅车,外形内栊装均以白色为主色调。车身总长度为4,640mm,轴距则为2,860mm,故此乘坐空间相当宽敞,方便一家大小乘车外游。性能方面,它的0至100公里加速只需3.8秒,最远续航里程可达700km。这款车型主攻平价车市场,预计售价将低于100万台币(约27.9万港元)。
Model C现已完成质量和安全测试,正在进行20万公里的路面行车测试。(图片来源:翻摄鸿海官方YouTube影片)
Model E是一款瞄准中、高端客户群的豪华电动房车,是由鸿海跟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携手开发。它的0至100公里加速仅需2.8秒,续航里程可远达750km。此车设有智能辨识功能,车主可以透过人脸辨识来开启车门,又兼具智能车窗、车辆与环境互动等功能。Model E定价会比Model C为高,估计售价会在百万台币以上。
Model E是豪华型旗舰级房车,马力输出达到750匹,0到100公里加速仅需2.8秒,兼具750km超长续航力。(图片来源:翻摄鸿海官方YouTube影片)
Model-E宽敞的车厢后座空间,可以变成行政人员的流动办公室。(图片来源:翻摄鸿海官方YouTube影片)
商用电动车:Model T电动巴士
Model T是一辆银色金属车身、重达13吨的电动巴士,采用刚性车体防护设计,符合美国联邦运输管理局的安全标准。巴士车厢采用白与灰作主色调,予人舒服与安静的感觉;司机座位上方设有48吋的屏幕,可向乘客清楚显示行车信息。
此车具备可倾斜式电子气压悬挂系统,停靠车站期间,可以略为倾斜车身,让乘客不需跨太大步即可上车;同时,又装配电子液压转向系统、防死锁碟煞系统等,有助提高行车稳定性。在满载乘客的情况下,它的爬坡能力可达到25%以上,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最远续航里程则为400公里以上。目前Model T已完成20万公里的加速耐久测试,以及1,000小时以上的刚性强度测试。
如今电动车市场已成兵家必争之地,不但传统车厂积极迈向电动化转型,科技巨擘亦争相投资研发,还有一大堆初创企业专注钻研造车技术。面对这个群雄并起的战国局面,鸿海如何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呢?
Model T电动巴士从设计到制造,全部都是在中国台湾完成,同时车上所使用的零件逾50%是由中国台湾厂商供应。(图片来源:翻摄鸿海官方YouTube影片)
Model T现已通过中国台湾交通部门的审验,预计可于2022年在高雄试营运。(图片来源:翻摄鸿海官方YouTube影片)
鸿海拉帮结派建立造车优势
鸿海明白自身的强项是电子产品制造,但最大弱点却是完全不懂得造车,于是跟有70多年造车经验的裕隆汽车结盟,携手进入电动车产业。2020年10月,鸿车宣布跟裕隆共同创立“MIH模块化电动车平台”联盟,随后11月双方成立合资公司“鸿华先进科技”,定位为电动车代工生产商。如此一来,鸿华跟各大传统车厂与电动车品牌商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市场竞争者,而是合作伙伴。
2021年2月开放首款开发工具平台给全球订购,让各地厂商以此为基础,创造出自家品牌的电动车。现时参与MIH平台联盟的厂商约有2,000间,包括:Samsung SDI、德州仪器、宁德时代、联发科、Microsoft、Amazon等。客户可在MIH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自家风格的电动车,再委托鸿华代为制造。基于MIH平台研发出来的Model E与Model C,模块共通性很高,鸿华只需按照客户要求,调整电池模块、悬挂模块、以至车壳设计,就可以制作出不同车型。在共享模块的优势下,生产成本亦得以降低。
裕隆旗下汽车品牌的纳智捷(Luxgen)将会是鸿华电动车的首个客户,预计基于Model C车型的纳智捷休旅车可望于2023年发售。鸿华的另一客户是美国电动车初创Fisker,预计2021年底就会有原型车设计亮相。据悉,Fisker会采用MIH模块化底盘,惟外形设计却另有考虑,所以其车身造型相信会跟Model E与Model C截然不同。
这次鸿海展示了3款原型电动车,足以证明其电动车硬件部分已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如何提升软件能力。鸿海于2021年10月18日宣布成立软件研发中心,将会集结鸿海集团内部现有约1,500名软件开发人员,并会3年内额外招募1,000位以上软件工程师,以打造Foxconn电动车软件生态平台。
与鸿海共同开发Model E的Pininfarina,是来自意大利都灵的著名汽车设计公司,以设计法拉利跑车而闻名。(图片来源:翻摄鸿海官方YouTube影片)
量产阶段容易陷入产能地狱
不过,厂商就算拥有了整合硬件与软件的能力,能够制作出几辆原型车,但进入量产阶段时,却是另一回事。2016至2018年间,特斯拉(Tesla)曾深陷产能地狱(Production Hell)。自2016年宣布Model 3量产后,Tesla接获大量购车订单,惟客户却苦苦等不到车,公司创办人兼执行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被迫多次改口,推延交车日期。
为求抢救产能,马斯克亲赴生产线督工,甚至还长期夜宿工厂。马斯克事后表示,当时压力极大,夜夜难眠,要服用安眠药才可入睡。2019年12月,上海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正式投产,Tesla始能完全摆脱产能地狱,朝着年产50万辆的目标迈进。
那么,现今电动车初创的量产状况又如何呢?Lucid于2021年7月透过SPAC借壳上市,但当时生产数量是0。Lucid表示,将于10月底交付首批豪华电动房车Lucid Air,预计2021全年顶多只能制造出不足600辆车!
另一家备受注目的电动车初创Rivian,2021年9月宣称其美国伊利诺伊州诺尔莫(Normal)厂房正式投产,并开始交付电动农夫车R1T,惟却没有透露交车数量。后来有消息传出,其交车对象不是一般消费者,而是Rivian员工。该公司表示,2021至2022年的首要生产目标是亚马逊电动货车,所以能分配给R1T的产能非常有限。
鸿海表示,要以软件定义企业(Software Defined Enterprise)为未来发展核心,针对电动车载所需要的软件推出开放平台、演算软件等项目,以建构完善的电动车软件平台。(图片来源:鸿海官网)
买车厂增Apple Car代工筹码
由此可见,产能地狱并非Tesla的独有经历,Lucid与Rivian迈进量产阶段似乎也遭遇到一定的障碍。电动车为一种新类型产品,真的要大规模生产时,难免会遇上前所未见的挑战。马斯克直言,规模化生产、供应链配套、物流运作、后勤支持等电动车量产问题,会不断为你带来无法想象的煎熬。
鸿海以代工厂商姿态切入电动车市场,接受来自各方的造车订单,相信日后要面对的产能地狱可能会更大,故此鸿海现已着手进行生产部署。2021年8月,鸿海斥资逾25.2亿台币(约7亿港元)购入旺宏位于中国台湾竹科的6吋晶圆厂,让车用芯片能够自给自足,避免日后受芯片荒困扰。
同年10月,鸿海以2.3亿美元(约17.94亿港元)买下电动车初创Lordstown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厂房与设备。鸿海表示,美国厂房将于2023年量产Fisker电动车,预估年产能可达到15万辆,最终目标产能是30万至50万辆。外界认为,此厂房将是鸿海未来争取苹果Apple Car代工生产的重要筹码。由是观之,如果未来两、三年内,鸿海能够完成电动车硬件、软件、半导体的生产架构整合,不但可让其度过产能地狱,更会成为该公司的最大竞争优势。
鸿海买下Lordstown厂房后,除为Fisker生产电动车外,也会替Lordstown制造电动农夫车Endurance。(图片来源:翻摄鸿海官方YouTube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