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智城物语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易名背后动机:重押虚拟世界新业务?转移丑闻注意力?
方展策
作者:方展策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1-11-08 10:16:28

作者介绍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Facebook公司正式宣布易名为“Meta”!近日Facebook面对一连串的丑闻,身陷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此时此刻突然宣布改名,时机未免太过刚刚好了,质疑其动机是想转移公众对公司负面报道与丑闻的注意力。这次改名行动关乎重塑公司品牌形象,到底Facebook能否藉此“洗底”,挽回颓势呢?


   Facebook公司正式宣布易名为“Meta”!公司创办人暨执行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称,此举的目的是彰显公司未来发展聚焦于“元宇宙”(Metaverse)。但外界却认为,近日Facebook面对一连串的丑闻,身陷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此时此刻突然宣布改名,时机未免太过刚刚好了,质疑其动机是想转移公众对公司负面报道与丑闻的注意力。无论如此,这次改名行动关乎重塑公司品牌形象,到底Facebook能否藉此“洗底”,挽回颓势呢?


易名后定位社交科技公司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会是Metaverse优先,不再是Facebook优先。”扎克伯格于2021年10月28日的“Facebook Connect”大会上亲自宣布,Facebook公司改名为“Meta”,股票代号亦会从“FB”改为“MVRS”。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等既有服务名称保持不变,统统都会整合在Meta旗下;至于VR品牌Oculus,将从2022年初起正式改为Meta,旗舰产品Oculus Quest系列亦会易名为Meta Quest。如此一来,Meta将会定位为一家社交科技公司(Social Technology Company)。


Facebook公司更名为Meta,新商标以类似“无限符号”(∞)的姿态登场。(图片来源:Meta官网)


Meta现售的VR眼镜Oculus Quest 2,将会加入Horizon Home虚拟客厅功能,可让用户邀请好友进入虚拟世界,一起欣赏VR影片或是玩多人游戏,已具有元宇宙的雏形。(图片来源:Meta官网)


   Meta源自希腊文“μετα”,有“Beyond”(超越)之意,即是Metaverse字面上的前半部分。扎克伯格将公司易名为“Meta”,展现其全力重押元宇宙的决心。这次Facebook改名的做法,有点类似Google于2015年更名为Alphabet,并在新公司底下进行业务重组,把搜索引擎、数码广告业务、以及其他尚未成熟的业务项目分隔开来,让原本的Google变成子公司形式营运。


   其实,Facebook于10月25日发表第三季财报时,已宣布从2021年第四季起把Facebook Reality Labs分拆出来,单独汇报业绩。换言之,此后公司业务将一分为二:第一部分是Family of Apps,包罗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以及其他服务;第二部分则是Facebook Reality Labs,负责研制VR/AR相关的硬件、软件、以及内容。此举明显是为了公司改名作好准备。


Cambria侦测目光投映表情


   对于以“Metaverse优先”的Meta来说,VR/AR装置代表着用户通往元宇宙的大门,是绝对不容有失的战略重地,因此近期已开足马力投入硬件产品研发。2021年9月,Facebook与太阳眼镜品牌Ray-Ban合作,推出智能眼镜Ray-Ban Stories,两侧镜框均设有一个摄影镜头,用户按下眼镜上的按键,即可影相或拍片,随后可在Facebook View影像App进行编辑与分享。


Meta跟Ray-Ban携手推出智能眼镜Ray-Ban Stories,时尚的太阳眼镜外形,搭配一键启动或语音操控拍摄,以及蓝芽音响功能,售价299美元(约2,332港元)起。(图片来源:Meta官网)


   2021年10月,Meta在“Facebook Connect”大会上发表一款代号“Project Cambria”的高阶VR/AR头戴式装置。它具备眼球与面部追踪功能,可将目光和表情投映到虚拟化身上,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也能眉目传情。Meta拟于2022年内推出Cambria,功能规格会比2020年上市的Oculus Quest 2(售299美元,约2,330港元)更高阶,预计定价也会更为昂贵。


在新的传感器与算法的帮助下,Project Cambria能够藉由物体深度与视角感来建构出更符合现实物理条件的虚拟世界。(图片来源:Meta官网)


   踏入11月初,Meta发表一款内嵌传感器的人造皮肤“ReSkin”,将会是继VR眼镜后,另一项带领用户进入元宇宙的硬件装置。ReSkin是由Facebook AI研究室跟美国卡耐基美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共同研发,厚度约2至3毫米,是一种可变形的塑料皮肤,内里藏有磁性颗粒。


ReSkin实现肢体互动效果


   当ReSkin接触到另一物体表面,磁性颗粒的磁场便会产生变化。传感器记录此变化后,将数据传送给AI系统,跟着AI会分析力道强弱和碰触状况。研究人员曾把ReSkin缝入手套内,让受测人员戴上手套来包包子,让AI系统学习和理解人类动作背后的意涵。


ReSkin技术可应用于穿戴式装置上实现触控互动,譬如应用在衣物等软性表面物品,藉此产生触控操作反应。研究人员曾将ReSkin植入手套内,然后戴上手套来包包子,让AI系统试着理解力道或碰触状况。(图片来源:翻摄ReSkin研发人员的YouTube短片)


   目前AI系统在视觉与听觉上的辨识能力已有长足进步,唯独触觉是缺失的一环,ReSkin的出现或许可弥补此缺失。Meta会释出ReSkin的设计图、程序代码及相关数据,以鼓励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利用ReSkin,开发不同的元宇宙应用。日后用户头戴VR眼镜、手穿ReSkin手套,进入Metaverse后,不但可以看到,还可以摸到各式虚拟对象,达到更完整的沉浸式(Immersive)体验,甚至升华到肢体互动的拟真境界。


   制造100片ReSkin的成本低于6美元(约46.8港元),相信量产后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每片ReSkin能够侦测阔度不足1毫米、力道约0.1牛顿的物件(按:1牛顿约为一个小苹果的质量),并承受50,000次触碰;即使磨损了,更换很简单,成本也很低。


传闻中的智能手表Milan


   不过,更引人瞩目的不是官方正式公布的研究成果,反而是网上流传的传闻产品。Facebook公布更名后不久,即被传媒挖出正在秘密开发代号为“Milan”的智能手表。它的外形设计跟市售的智能手表相若,特别之处是表面屏幕下方设有一个摄影镜头,用于视像通话,影像可实时传送到手机中,并藉由手机App操控;智能眼镜Ray-Ban Stories就具有相同功能。同时,Milan表背还装配了另一个镜头,用户把表身从表带外框拆下后,即可随身拍摄。


   尽管Meta从未向外承认正研发智能手表,但有传媒爆料指该公司已在内部设计出三代智能手表,估计第一代产品有机会在2022年面世。在电子消费品领域中,智能手表可说是快速成长中的市场。市调机构Couterpoint评估,2021年第二季智能手表出货量较2020年同期增加了27%。由此视之,若果Meta真的进军智能手表市场,绝对是合理的商业决定。


这次流出的Meta Milan智能手表相片,正是挖掘自操控Ray-Ban Stories智能眼镜的操控App中。(图片来源:互联网图片)


   众所周知,改名前的Facebook一直只擅长App软件开发,那么现今的硬件研发能力又是从何而来呢?相信其起步点应是源自2014年Oculus收购案。当年Facebook斥资23亿美元(约179.4亿港元)买下虚拟现实公司Oculus,藉此获得VR眼镜的硬件技术。


收购Oculus奠定转型基础


   2018年,Oculus的内容主管杰森•鲁宾(Jason Rubin)首度向Facebook高层提出元宇宙计划,撰写了长达50页的建议书,勾勒出元宇宙的发展蓝图。其建议书的首页写道:“要打破消费者对VR的冷漠,正确方法是透过元宇宙这个媒介,提供他们所期望和渴望的体验。”这为Facebook日后转型朝向元宇宙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杰森•鲁宾已晋升为Meta元宇宙内容副总裁。


   既然早已握有技术能力与策略蓝图,为什么扎克伯格不迟也不早,拣选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公司更名?外界普遍解读Facebook改名的真正用意,是要重塑品牌形象,以摆脱近期一连串的丑闻与负评。


   2021年9月,Facebook前产品经理豪根(Frances Haugen)向传媒爆料,包括扎克伯格在内的公司高层就算明知Instagram有机会危害年轻人心理健康,但却故意淡化其负面影响;即使知道Facebook算法可能会造成假新闻、仇恨言论散播,惟却没有足够能力处理。


作为“吹哨人”的前Facebook员工郝根(Frances Haugen)向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揭露,扎克伯格在Facebook内部独揽大权,因此他必须为该公司无止境追求成长而造成的一连串社会伤害,承担最终责任。(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Facebook深陷一连串丑闻


   接着,由《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十多家新闻机构组成的联盟,根据数十名Facebook现职、前任员工的访谈与大量内部文件,发布一系列称为“脸书报告”(The Facebook Papers)的调查式报道,揭露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如何只顾追逐利益,罔顾仇恨与煽动性言论传播,对现实社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后,该公司一直丑闻缠身,陷入其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十多家新闻机构,访谈了数十名现、前任员工后,并检视了“吹哨人”豪根提交的逾千页公司内部文件,从而发布一系列称为“The Facebook Papers”的报道。(图片来源:翻摄华盛顿邮报官网)


   2021年10月25日,扎克伯格在财报会上公开否认上述指控,认为这些说法只是为了抹黑其公司形象。3天后,Facebook就公布易名为Meta。如此凑巧的时间点,难免让人认为这是分散外界对其丑闻注意力的手段。


   部分传媒更把Facebook与全球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相提并论。后者因吸烟危害健康而大受抨击,重创公司声誉,于是在2001年易名为奥驰亚集团(Altria Group)。Meta国际事务与传讯副总裁克莱格(Nicholas Clegg)对此严正否认,更直言这种比较极具误导性。


营销专家:改名时机不恰当


   有营销专家指出,Facebook在这个时间点改名绝非良策。国际营销伙伴(International Marketing Partners)执行长史都华-艾伦(Allyson Stewart-Allen)认为,此时此刻改名简直是强化“吹哨人”豪根的说法:Facebook不听员工建言,与现实脱节。她又指出,当下Facebook该做的是倾听外界意见,而不是高调改名。


   除时间点不对外,站在第一线的领军人物也选错了!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营销学副教授托梅兹(Felipe Thomaz)直言,当下扎克伯格的个人形象颇为负面,他亲自上场宣布公司易名,反而降低了公司重塑形象的成功机会。他认为,如果扎克伯格能够退居幕后,重整品牌行动或许会更有效果。《CNN》更嘲讽Facebook道:“不要改名,直接换掉执行长吧!”


营销专家认为,扎克伯格的个人品牌虽然很强,但近期却是相当负面的,因此他站在公司改名行动的第一线上,反而会削弱公司重塑形象的效果。(图片来源:Meta官网)


   不管重塑品牌是否成功,Meta已决定不惜工本,实现其元宇宙野心,估计对元宇宙的投资,将会令2021年公司整体营业利润大降100亿美元(约780亿港元)左右;2022年投放到元宇宙的人力与基础设施支出,更会增加270亿美元(约2,106亿港元),达到970亿美元(约7,566亿港元)。


   然而,即使Meta非常看好元宇宙的前景,可是公众对此却不会轻易买账。网民发挥创意,赋与Meta另一个意思——“马克逃避真正的责任”(Mark Evading True Accountability)。民间组织“真实脸书监督委员会”(The Real Facebook Oversight Board)更批评,公司易名改变不了事实,指控Facebook正在损害民主,是全球散播假消息与仇恨的主要推手。由是观之,Facebook换上新名字后,未来发展仍是荆棘满途。

分享:
返回智城物语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