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深媒体人,在职照顾者,照顾对象包括老友记、认知障碍患者及长期病患。 走过照护之路的高山低谷,凭着关怀和信心,与各位护老与照顾者同行。
杜琪峰监制的电视剧《三命》戏味十足,拷问命运与机遇,成为近日热话。剧情细腻令人回味外,不少画面复刻80年代场景,旧情满载。好友说起此剧实景拍摄,而部分街道设施如栏杆,2015年后改变了设计,成为剧中“穿帮”位,无法悉数还原旧香港面貌。这种虚实相间,令笔者想起专攻脑退化长者的“怀缅治疗”,正正因为现实不复当年,要鼓励老友记回忆过去的经历,以至重游旧地,减慢记忆退化。
电视剧《三命》实景拍摄,呈现80年代的香港情怀。(图:《三命》剧照)
家有脑退化患者的照顾者,总会听说过,多些跟患者一起看看旧相片,谈谈童年往事,能够刺激记忆力。直至早前修读“复康助理”课程,笔者得悉这类旧相回顾,属于“怀缅治疗”的一种,也是人们在家中,成本最低亦最容易实行的记忆训练法。
引导长者话当年 建立自信
所谓“怀缅治疗”,是指透过不同手法,去鼓励长者话当年,分享和讨论过往经历。重点除了刺激记忆力,更能够对长者的情绪、自我形象及认知能力,带来正面影响。
当长者谈论工作、拍拖结婚生子等远期记忆时,有机会与别人侃侃而谈,自自然然促进社交,改善言语表达能力。如果那些是光辉时刻或个人成就,自尊与自信即刻回来了。
不过,这跟一般人“吹牛”有分别。因为脑退化长者深受“无记性”,忘掉近日事物等病征困扰,生活障碍重重,不断被否定,极需要被谅解和接纳。而分享旧时威水史,记得前尘往事,已是少数能够让他们有满足感的方法,有助重建早已瓦解的安全感,纾解潜藏在内心的忧伤,并减低抑郁发作的机会。
于是,无论是个人训练,还是长者中心的小组活动,怀缅治疗也很常见,给长者重新感受和整理人生的片刻。除了威水史和儿时回忆,怀缅什么事物最奏效?
善用道具与旧相 打开话题
日前参观房协隽康天地怀缅治疗专区,当中展示协助长者回忆的物品,颇具启发性。这些道具包括结婚喜庆用品、食物、童年玩具如陀螺等,以及象征昔日交通工具的玩具车,相信均容易与老友记打开话匣子。
房协隽康天地开放日,中心内的怀缅治疗专区,展示一些有助引导长者话当年的物品。
对于照顾新手,或者不知道脑退化长者的背景时,要避免踩雷,不如由衣食住行的话题开始,与长者倾谈,引导他们分享。笔者上课练习怀缅治疗时,模拟与长者一起玩挑竹签等儿时游戏,以及显示点心模型,分享味道与饮食喜好,深感食和玩乃人生大事,最易引发共鸣。
传统游戏挑竹签,是怀缅治疗常见的用具。(图:Loodens网页)
有时间又有余力,重游旧地也是好点子,简直是重新制造照顾者与老友记的共同回忆了,虽则本城旧景已寥寥可数。
正面回忆 快乐作结
以上方法,也许读者已轻易尝握,然而怀缅治疗要成功,最重要的秘诀是,引导回忆要正面,以快乐谈话作结。
毕竟倾谈时,容易堕入不断提问老友记“记得这是什么吗?”的套路,万一老友记忘掉了,仍然再三追问,往往落得照顾者和老友记也感“无趣”的下场。为免尴尬,还不如直接引导如“这张相片里面,是你的家乡,左边是你,右边是谁?”
回顾旧照片,唤起长者的远期记忆。(图:cottonbro studio@Pexels)
这是职业治疗师与笔者的脑退化父亲进行怀缅治疗的情况。家父发病初期,对家乡、就读的小学、中学等青少年回忆,尚有认知,笑容满面。他从前那些泳裤还未干透,已急不及待穿上并跳下水里,游水赢过别人的威水史,还得靠怀缅治疗,让我这个女儿对老父知多一点点。
怀缅治疗当前,快乐最重要,美好旧梦终须一记。本来由于收拾屋子,打算把旧相简化处理的我,决定暂且先把生活照保留下来,以作老后不时之需。
老实说,怀缅要趁早,身处认知障碍早期的患者,仍有机会透过怀缅唤起不少远期回忆,就由看电视剧,看旧照片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