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中国文史哲学士,收藏家,古董商,英国戴维德基金会(Sir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牛津亜殊慕莲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导赏员,足迹遍及外国及香港拍卖场、博物馆。国内宋代窑址考察团顾问,对宋瓷硏究独具心得。曾师从已故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现时为多个国内外私人收藏机构顾问。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赝品靠包装?
最近十年八年,不少二三线拍卖行经常强调拍品出自日本旧藏,同时展示一个个所谓古老的木制共箱,试图说服潜在买家既然共箱是旧的,装在里面的拍品也应该是旧的!这一招是否行得通,以我多年来的观察,这一招往往是适得其反,因为除了没有潜在买家会相信一个旧的共箱,可以证明拍品是出自日本旧藏之外,更会引起潜在买家的疑心,更加小心翼翼地鉴定拍品!话虽如此,但不少二三线拍卖行还是乐此不疲,令人怀疑拍卖市场是否真的有很多傻瓜!
内地有一两个专门制造日本式共箱的木匠,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人将赝品重新包装,放进新造的共箱之后送去日本拍卖,也不是什么商业秘密,行家都了如指掌,资深收藏家也知之甚详!
隋代白釉梅瓶(付共箱) 东京中央
骗子总有很多花招,或者可称之为“掩眼法”。我最近收到一段微信,是一个所谓书画收藏家经朋友转发给我的图片,有黄公望、林良、唐寅的作品。三位都是元、明两朝的大名家,拥有一幅他们的真迹便足以令人致富,何况三幅!三幅画作都贴上“中华民国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标签,令人莞尔!
曾经有文物贩子向我兜售所谓慈禧穿过的三寸小布鞋,殊不知慈禧是满州人,是大脚的!亦有文物贩子向我兜售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声称王羲之酒后所写的《兰亭集序》已失传,这是他几天后重写的其中一本,害我花了不少时间研判真假!
以上的包装,包括语言的包装,都是低级包装。那么,怎样才算是高级包装?
一支藏在鞋盒里的雍正粉彩瓶子、一支用来做灯座的雍正粉彩橄榄瓶,无论故事是真是假,也比较引人入胜。至于借助名人名气推销的拍品,如埃及法鲁王和末代皇帝傅仪的名表,潜在买家虽然明知是假,但听起来还是比较动听!
聪明的买家是不会理会任何包装的,尤其是语言艺术的包装!
搞收藏的人第一样要戒的是听故事的习惯,任何故事都是引君入瓮的招数;第二样要戒的是看包装买货。华丽的包装是糖衣毒药,看似有点历史的包装更是砒霜!
除了“掩眼法”之外,骗子亦常用的一招是“转移视线”!曾经有骗子给我看一枚劳力士古董表,皮带是原厂的,表身、表肉却是新的!
骗子的骗人伎俩层出不穷、多不胜数!搞收藏,无论收藏什么,不懂便请教真正的专家,不可心存侥幸!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