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管理·创业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虚拟办公室混合工作 平衡上班生活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4-06-13 12:13:04

  视像会议是混合工作常见场景,但其间需要长时间、近距离面对镜头,容易令人感到紧张焦虑,出现“Zoom疲劳”的情况。为改善混合工作的体验,有港企利用3D空间平台制作虚拟办公室,让员工利用“数码分身”(Avatar)进行日常工作,甚至举办培训活动。

  疫情爆发初期,个人培训咨询公司“未来实验室”(Explorer Futures Lab),开始实施混合工作安排,并利用Zoom软件在家中进行视像会议。但不久后就发现,使用Zoom时需要集中注视荧幕一处,长时间进行的话,会感到相当疲累,变相降低了工作效率。

  于是该公司探索Zoom以外的替代方案,并找到一款名为Spot的3D虚拟空间平台。未来实验室联合创办人Felicia Ho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他们透过该平台设计自家的虚拟办公室,当中的虚拟设施包括不同类型的会议室、开放式共用空间和茶水间等,让员工、客户和学员通过“数码分身”使用。


未来实验室联合创办人Felicia Ho拥有多年活动管理经验,她认为通过虚拟空间举办活动,有助带来更佳的时间管理效果,提升场面控制的把握力。


  即使疫情逐渐消退,防疫限制措施亦早已解除,但该公司仍会继续混合工作模式。现时约有6成的日常营运流程,例如开会、讨论教材内容、简报等,都能通过虚拟办公室完成。此外,每星期约有一至两次会回到实体办公室,处理交收物资、面对面交流联谊等在虚拟空间无法完成的事。

未来办公模式 实体虚拟空间结合

  Felicia认为,混合工作模式是大势所趋,把实体和虚拟空间结合,将是未来的办公模式。但她强调不要因为科技的渠道,而冷却了人际关系,而是应该通过科技维持人际互动之间的温度,所以不定期回到实体办公室与同事或客户见面,也是有一定的需要。

  另一联合创办人Helen Or指出,虚拟空间能为时间安排带来更多灵活性,例如该公司所举办的培训课程,有一半数量已在虚拟空间上进行,这让学员更方便安排日程,也毋须指定他们到某一地方上堂,节省更多时间和车费。

  站在公司的角度,由于中国香港的办公室和场地租金都颇昂贵,因此在虚拟空间上举办活动,也能减省不少营运成本;同时,虚拟空间也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更多不同地区的人来参与培训,这对开拓更广泛市场都有积极作用。


在虚拟办公室里,员工和客户都可设计独有的虚拟化身,进入不同场景(如会议室),进行各种工作或联谊活动。图为未来实验室的虚拟办公室楼面图。


调整心态规划流程 员工要自律

  对于虚拟办公室的普及程度,Helen坦言相比起欧美地区,这在中国香港的认受性明显较低。她认为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例如美国人从家中到办公室上班,车程距离普遍都较远,这时使用虚拟办公室的意义会较大;而中国香港地方小、交通配套也方便,这不易令雇主找到诱因尝试使用。

  要有效采用虚拟办公室和混合工作模式,她认为雇主和员工都需要调节心态和想法。例如当办公模式搬至网上进行时,意味同事之间未必会经常见面,这时就要调整工作分配安排,规划好哪些流程能够独自完成、哪些必须见面处理等。至于员工方面,自律也相当重要,且要懂得主动安排及完成该负责的工作。

  未来实验室项目发展经理Yonnie Chong提到,作为雇员能够长期安排混合工作,在虚拟办公室完成大部分事务,也是一种员工福利。因为在该模式下,她毋须每天“挤车”回公司,以及日夜都在交通上浪费时间;而她也将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投放在家庭成员身上,真正达到工作与生活平衡。


未来实验室早前参与实体展览,事前先通过3D虚拟空间,模拟现场摊位摆设。由于提早了解环境状况,结果到正式展览时,布置场地的时间就比预期快了一倍。


实体办公室出勤率 较疫前低3成


  疫情是虚拟办公空间兴起的催化剂,虽然全球疫情现已放缓,但它对工作模式带来的改变依然持续。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Empty spaces and hybrid places报告指出,目前实体办公室出勤率仍较疫情前低约30%;即使到2030年,市场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也将低于2019年时的水平。

  报告针对伦敦、纽约、休斯敦、巴黎、慕尼黑、旧金山、上海、北京和东京等国际城市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地员工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变化。报告指出,在2020年疫情初期,由于大量企业采用遥距和混合工作模式,当时办公室出勤率一度下降90%。

员工每周在办公室 平均仅3.5天

  但随着全球经济活动逐步复常,不少企业都要求员工重返办公室,但现时平均出勤率仍较疫情前跌30%。此外,由于混合工作成为新常态,员工每周在办公室的时间平均只有3.5天;当中有10%受访员工更称,如果公司要求必须每天回办公室工作,他们将可能选择辞职。

  现时大部分企业对宏观经济前景仍抱持谨慎态度,加上预计遥距或混合工作将会持续,他们并不确定员工会到办公室上班的人数,也不确定需要多少办公空间,所以多数会与业主协商缩短租期,这也导致市场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减少。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分享:
返回管理·创业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