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沪深港通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传美拟推动中概股退市,港交所却遭高盛降目标价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4-15 12:00:42

  美国早前传出考虑推动当地中概股退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已指示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其首选上市地。高盛推算约有27间中概股符合回流香港上市要求,市值达1.4万亿元,瑞银就指,若中概股ADR回流,港交所(00388)日均成交料可增约190亿元。港交所昨日(14日)受消息刺激急升7%,但却遭高盛下调目标价逾一成至378元,今早(15日)先升后回软,连升5日走势断缆,若认为中概股退市仍可憧憬,应如何部署?

(资料图片)


陈茂波:已指示证监会及港交所准备 若中概股回流须让港成首选上市地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上周日(13日)网志表示,他已指示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其首选上市地。陈茂波又指,他正积极吸纳全球各地优质发行人来港上市,目前本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在港进行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

  美国霍士新闻记者在社交平台X引述消息指美国特朗普政府考虑在新任证交会主席上任后,推进将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从美国交易所退市。贴文指,如果中国公司不允许检查会计底稿,及与中国政府有关系,美国法律将推进有关公司退市。国会议员尤其关注中国政府通过持有所谓“黄金股”控制这些上市公司的问题。另外,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被问及是否考虑将中国公司股票从美国交易所中退市时,他表示“一切都在考虑之列”。

高盛:1.4万亿市值中概股符回流要求 瑞银:有利港交所收入及盈利增长

  高盛发表研报指,未在香港双重或第二上市的中概股ADR(美国预托证券)表现近月落后于其他中概股,这证明ADR除牌危机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若发生“摧毁流动性事件”,相关中概股在香港双重主要或第二上市,有利公司获得重新估值机会。高盛分析最新港交所上市要求,料27家中概股符合上市要求,市值达到1840亿美元(折合1.4万亿港元),当中市值最大的6家公司包括:拼多多(US.PDD)市值1257亿美元,满帮(US.YMM)市值91亿美元,富途(US.FUTU)市值75亿美元,传奇生物(US.LEGN)市值59亿美元,唯品会(US.VIPS)市值55亿美元,极氪(US.ZK)市值53亿美元,

  瑞银料中概股ADR退市冲击将不如2021、22年首轮冲击,若中概股ADR回港上市,估算港交所日均成交额可增加约190亿元,占2026财年预估日均成交额13%。据此推算,2026财年收入及纯利将分别增长4-5%及约7%,当中日均成交额增加将贡献约3-4%及5-6%,额外的股票上市费用收入将贡献1-2%。成交额预测增加主要是由于现有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ADR市值转移,因仍未在港进行双重上市的企业(如拼多多)可能选择赴港挂牌作为避险策略,已在港股上市的企业(如阿里巴巴)的ADR将转换为港股,予港交所未来12个月目标价320元及“中性”评级。

  大摩则指,80%市值的中概股ADR已在香港双重上市,整体中概股ADR占MSCI中国指数约25%,预料即使中概股退市成真,对中国股市长期影响有限,但退市事件成真将代表中美地缘政治显著升级,将伴随风险溢价上升、估值受压。惟香港市场长远可补充失去美国市场的交易量,尤其是大型企业可望符合港股通纳入条件,在6至12个月评估期后,市场将转向以企业基本面评估。

高盛:市场波动加剧盈利增长或见顶 降目标价至378元

  高盛最新研报却将港交所目标价下调。高盛指,由于港交所有近一半收入来自股市成交,因此其盈利及股价表现与市场波动有密切相关,近月波动加剧,令相关风险变得更加突出。展望未来,港交所盈利增长可能已见顶,未来几个季度增幅或保持双位数,但预料将逐步放缓;而随着利率下行,未来投资收益可能成为增长阻力。该行将港交所2026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5%及9%,目标价由431元降至378元,惟仍维持“买入”评级。

  高盛列出港交所多项潜在利好因素,预期有望抵销上述风险,其中提到更多强大的ADR组合交易及北水在中期预料可支持日均成交额;实际利率下降令固定收益投资吸引力降低,亦可能推高日均成交额;港交所正努力收窄买卖差价,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效率;以及国债期货交易、降低南下投资者股息税等政策支持。根据情景分析,相信港交所的风险回报水平具有吸引力。

  摩通近日亦将港交所2025至2027财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7%、18%及18%,主要考虑到股票及衍生品交易量较弱,以及投资收入降低。摩通指,过去伴随市场急剧下跌的交易量激增未见持续,故预计未来2至3年将出现类似结果。预期在非常强劲的2025财年第一季后(日均交易超过2400亿),今年日均交易量将放缓至1500亿元,并在2026及2027财年维持于1510亿及1630亿元水平。与前一次贸易战期间(2018年第一季至2019年第三季)的高峰到低谷相比,日均交易下降约700亿元,将目标价由380元降至340元,予“增持”评级。

黄玮杰:中概股退市仍属憧憬 宜待PE回至30倍以下才吼

  今日《开市Good Morning》节目请来辉立证券董事黄玮杰,他指若中概股被迫退市而要寻求一个上市地位,港股是最可能选择,相关消息对港交所估值仍有一定推高作用。截至4月,于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有280几只,总市值11000亿美元,若它们来港上市可扩大港股市值,若多人买卖这些股份,一定对成交有帮助,而其中一个影响港交所盈利及估值的因素正是大市成交。不过,尽管相信利会多于弊,但也有市场人士指,若大量中概股涌来上市会分薄资金流,可能会对资金构成短期压力,始终突然有那么多股份以IPO上市抽水。

  黄玮杰又指,中概股退市仍只是憧憬,而港交所现时估值不便宜,去年其每股盈利约10元,现价330几元即33倍PE(市盈率),过往其PE历史范围大概25至40倍,当大牛市时大家看得很乐观,港交所PE可达50倍,股价也曾见过500几元,但往往只出现于牛市末期大市癫升时,否则大部分时间都是25至40倍PE。若大家估中概股退市成数高,港交所有条件再升多一些,但要看市场憧憬及如何受相关消息影响。至于哪个价位买较值博,因其PE最低25倍,上周三(9日)最低见过283.2元,当时PE为28倍,已接近25倍,故于该处买入安全,另要留意,其每股盈利年年都有增加,若日后每股盈利升至12元,25倍PE对应股价就是300元,故其低位每年都会上移,若想吸纳先要看其每股盈利及PE处于甚么水平,PE介乎25至30倍都属安全可以买入。

  港交所半日跌0.48%收报332.4元,成交10.38亿元。恒指则升40点或0.19%,收报21457点,成交1087.96亿元。


(经济通HV2报价系统截图)


  (撰文:经济通市场组、采访组,整理:李崇伟)

分享:
返回沪深港通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