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7-13 15:34:15
注册中医师,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理学士(荣誉)学士及香港大学硕士(MPhil),曾参与菲腊牙科医院研究。陈医师亦曾往内地义诊,闲时出席癌症病者讲座,为病友讲解中医对癌症看法。现为两女之母,鼓励母乳喂哺,崇尚自然,乐于和人分享中医养生之道,一起过健康的生活。
“天气真的很热。从港铁站走到诊所只是一会儿,已经汗流浃背。”Brenda说。
“由夏至开始计算,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三伏天有三伏,分别为初伏、中伏和末伏。2023年的初伏由7月11日开始,正是贴天灸的时候。”我说。
“哎呀!忘记了。现在贴可以吗?”Brenda问。
“当然可以。每一伏为期十天。不一定要初伏日才可以贴。在初伏的十天内贴第一贴也有效果的。
三伏天灸是发泡疗法的一种,明末清初医家张璐提出夏日三伏外用白芥子,涂于肺俞、膏肓、天突等穴位,对冷哮很有效果。此后,三伏天灸继续发展和应用至今。现在我们会使用白芥子、细辛、附子等温热中药磨成粉末,加上新鲜姜汁调配成天灸药泥,贴于适当的穴位。”我说。
“很难理解,天气已经这么热,还要温热?岂不是热上加热?”Brenda问。
“中医十分重视和大自然的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一年有四季,存在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的自然规律,我们也应顺自然,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在三伏天,天气虽是十分炎热,地下水倒十分清凉。如果在乡村有打井水习惯的,印象更深刻,夏天的井水是凉的。人体也一样,顺应四时而阳气最为旺盛,阳气随气血偏行于外表,在内则相对不足。
三伏天灸疗法在此时将药物和穴位的功效相结合,借助自然界之阳气生发,袪除体内寒邪,温补人体。正正是内经说春夏养阳的意思。三伏天灸在夏季温阳补益,实则为秋冬储备阳气。所以在冬天好发的疾病如哮喘、鼻敏感等,又或寒性的疾病,如关节痛等,都可以通过贴三伏天灸来改善,冬病夏治。当然实际情况,则依照病人的状态,或需同时配合中药和针灸,加强疗效。”我说。
“如果做了天灸,饮食上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呢?”Brenda问。
“因为天灸后有机会出水泡,所以一般发物如虾、蟹等暂时不要吃。夏天脾胃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可以煲南瓜汤。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能润肺益气。炎热天气,不少人忍不住吃喝生冷,脾胃容易寒生湿,出现腹痛腹泻。汤中可加入淮山和茨实,健脾补肾,特别茨实能止腹泻。腰果性平,味甘,入脾、胃、肾经,功效包括补脑养血,补肾,健脾,下逆气,止久渴。腰果味道鲜甜,大多数素汤以腰果代替猪肉,可以作为南瓜汤的材料之一。”我说。
“现在开始三伏天灸、食疗喝汤。麻烦陈医师帮我贴天灸吧。”Brenda说。
中式南瓜素汤(4人份)
(图片由作者提供)
材料:
(图片由作者提供)
南瓜半个、铁棍淮山1两、茨实1两、腰果半斤、红萝卜1条、土豆1个、生姜2片、蜜枣2粒
制作方法:
1.红萝卜、萝仔去皮切块。
2.南瓜切块。
3.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火火煲滚后改小火再煲1小时。
4.最后加少许天然盐。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