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健康人生食疗新意思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雨季湿重易引发皮肤敏感、腹泻头晕!健脾袪湿非常重要
陈沛思
作者:陈沛思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4-05-23 10:47:26

作者介绍

注册中医师,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理学士(荣誉)学士及香港大学硕士(MPhil),曾参与菲腊牙科医院研究。陈医师亦曾往内地义诊,闲时出席癌症病者讲座,为病友讲解中医对癌症看法。现为两女之母,鼓励母乳喂哺,崇尚自然,乐于和人分享中医养生之道,一起过健康的生活。

  “昨天突然下大雨,弄得我全身湿透。”Ivy说。

  “小满到了。古人认为,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所以称为小满。小满时节,气温变化还是很明显,如果下微雨,雨量不大,人会感到潮湿而闷热。如下大雨,气温则会急降。所以妈妈曾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还未到端午节吃粽,天气还会突变,突然转凉,所以冬天穿的厚衣服不要收起来。”我说。

  “天气潮湿,会导致皮肤敏感发作吗?”Ivy问。

  “小满节气常常下雨,湿气相对比较重。‘脾喜燥而恶湿’,脾胃强壮,阳气充盛,则运化水液正常,水湿不在体内潴留;而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湿邪内藴,又最易困脾,而导致脾的病变。

  脾胃在夏日相对较弱。留意一下,我们冬天吃火锅,食量会大一点。”我说。

  “说来也是。”Ivy说。

  “因为夏天时,阳气相对在外。冬天时,阳气相对藏里多一点。所以夏天的胃口一般不及冬天。

  说回皮肤敏感,皮肤问题常因脾虚湿引起。若我们平素不注意饮食,较早前天气较热,则吃喝生冷,脾胃积弱,再加上雨季湿重,除了皮肤,肠胃问题如腹泻、头晕也会出现。

  因此这时健脾袪湿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吃粟米和花生。花生性平,味甘,入肺、脾经,有醒脾开胃、理血通乳、润肺利水之效。至于粟米,煲汤处理时,很多人会把叶和粟米须丢掉。其实粟米须也是中药的一种,学名为玉米须。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入肾、膀胱、肝、胆经,有利水消肿,泄热,利胆平肝的功效。因此为了加强袪湿作用,煲粟米汤时可保留粟米须。女性乳腺不通的也可以喝。”我说。

  “原来粟米须也有用的。古人真不浪费。”Ivy说。

  “我们还可吃莲子和杞子。莲子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的功效。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湿,所以补脾也要补肾。杞子有补肝肾,明目的功效。这些材料可煲成时令汤水,健脾袪湿,十分适合小满节气饮用。”我说。

  “古人的智慧,至今也合用。回家就煲小满袪湿汤。”Ivy笑说。

小满袪湿汤


材料(4人分量):

  杞子5钱、莲子1两、花生1两、栗子8粒、粟米1条、红萝卜1条、蜜枣2粒、生姜2片、陈皮1角、鸡肉10两


制作方法:

  1. 鸡肉汆水。

  2. 粟米和红萝卜去皮切块,粟米须留下。

  3. 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大火煲滚后改细火再煲1小时。

  4. 最后加少许天然盐。

分享:
返回食疗新意思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