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07-16 11:04:19
注册中医师,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理学士(荣誉)学士及香港大学硕士(MPhil),曾参与菲腊牙科医院研究。陈医师亦曾往内地义诊,闲时出席癌症病者讲座,为病友讲解中医对癌症看法。现为两女之母,鼓励母乳喂哺,崇尚自然,乐于和人分享中医养生之道,一起过健康的生活。
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和大暑,天气炎热起来,特别是进入大暑之后,高温潮湿的气候让人感觉不舒服,中国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说法。
“新冠肺炎疫情又再令人担心。”Judy担忧地说。
“大家出入也戴口罩,勤洗手,做得很多很好。”我说。
“那怎么办?”Judy问。
“中医治病有防病和扶正两方面。防病是做足个人卫生,避免和减少接触病毒和细菌,这个大家都在做了,出入都佩戴口罩。可是在扶正方面,容易忽略。扶正有提升正气的意思。《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即致病因素,侵犯的部位,首先是有人体正气之虚作为它的前提。《黄帝内经》又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人体正气充足,邪气就不容易侵袭,不容易生病。这里正气,可以理解为自身免疫力。要真正加强整体自身的正气,应从饮食、作息、顺应四时、情志调养等着手。
“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和大暑,天气炎热起来,特别是进入大暑之后,高温潮湿的气候让人感觉不舒服,中国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说法。盛夏之时,天气酷热潮湿,容易中暑,这个大家都懂,会小心避免。可是求诊病人以腹痛腹泻较多,受暑气较小。”我说。
“为什么?”Judy不解道。
“天气开始炎热,很多时都在冷气房,喝冷饮。结果脾胃受寒,反出现神疲,肠胃症状。中医素有‘冬病夏治’的说法,进行三伏天灸。这时受寒,阳气受损,冬天更易生病。多晒太阳和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以前在公共屋邨,人们也会趁着盛夏,把家里的东西拿到阳光下晒晒,不仅防潮防霉,还对健康大有裨益。”我说。
“饮食方面有何建议?”Judy问。
“不时不吃,吃时令食物也是中医养生特色之一。近日不少病人反映天气炎热潮湿,可是感到咽干、唇干。现在可以煲无花果汤。无花果性平、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具有健脾、滋养、润肠的功效。现在也要健脾祛湿,可选土豆、粟米和胡萝卜。薯仔性平、味甘;入胃、大肠经;有和胃健中、解毒消肿的功效。粟米性凉,味甘咸;入肾、脾、胃经;有健脾和胃,补虚损,除烦止渴,通利小便的功用。胡萝卜性平、味甘,入脾、肝、肺经,能下气宽中,健脾消食,化痰。加入生姜加强温中的功效。喜欢吃肉的,加点瘦肉,性平、味甘咸;入脾、胃、肾经;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功效。”我说。
“我也要把握三伏天,好好保护阳气。”Judy喜道。
无花果薯仔粟米胡萝卜瘦肉汤(4人份)
(图片由作者提供)
材料:
(图片由作者提供)
无花果干8粒、薯仔1个、粟米1条、胡萝卜1条、生姜2片、瘦肉半斤
制作方法:
1.瘦肉汆水。
2.无花果干浸洗30分钟。
3.薯仔、粟米和胡萝卜去皮切块。
4.所以材料加水(约2,000毫升),大火煲滚后改小火再煲2小时。
5.最后加少许天然盐。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