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08-06 08:08:38
大学修读社会学和哲学,职涯大半是出版人,著作甚丰;四年前立志美化香港的殡葬礼仪,认为这有助人生的圆满。
香港每年死亡人数约四万五千人,换句话说香港每年有四万多个家庭失去至亲,而失去至亲的家人也要重新学习至亲不在的新日子,可以如何生活。
卢云神父(Henri Nouwen)在母亲离世后,写信给父亲,谈到如何适应失去母亲的生活:
“她的死亡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经验,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四月,短短的几个月竟变成了多么奇异的一段时间!每日、每周、每月竟慢得像婴儿学走时的第一步。我们要重新学习怎样生活,甚至连“正常”的经验也成了新的经验,因为它有种“第一次”的性质……母亲不在的第一个圣诞夜、第一个新年、第一个结婚纪念日。”
失去家中的至亲,犹如家中失去一条手臂,甚至一根支柱。刹那间什么也不同了,有人要学习如何烧饭,有人要学习如何打扫,有人要学习如何带孩子上学,有人要学习一个人上床睡觉……原来除了丧亲的忧伤,丧亲者还要适应至亲缺席的新生活。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时间的长短亦因人而异。一些丧偶者在伴侣离世后三至六个月已颇能独立生活,但有些则两三年后仍进退失据,茫然若失。事实上这没有客观的标准,视乎逝者与当事人的关系有何亲密,以及当事人本身具备的条件和能耐。
无论我们花了多少时间才可以回复生活的“正常”,至亲的离世毕竟提醒我们,人本来就不是一个具足的孤岛,可以独自存在。失去至亲,或是配偶,或是父母,甚或是儿女,哀伤永不会完全消弭,只是我们仍要好好学习,过没有了“他/她”在身边的日子。
這樣的事情,要一個過程,歲月神偷的幫忙,自我修復等的組合拳才能好好的再次站起來生活。[回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