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2-03 18:22:08
重掌白宫不到两周的特朗普,周六(1日)首次引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首三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同时挥出关税大棒,并预告欧盟“绝对”是下一个,“心怀异轨”去美元的金砖国家也将是下一个。面对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剧本再临,眼下的问题是:他是虚张声势还是孤注一掷?中美关系未来四年焦点何在?
唇齿相依盟友今翻脸
谷物、西红柿、牛油果;原油、汽车、软木材……面对潜在的“衣食住行”供应冲击和价格上涨,川普的决心从他史无前例动用IEEPA这张王牌即可见一斑。1977年生效的IEEPA,赋予总统广泛权力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意味由川普扣响扳机的“史上最愚蠢贸易战”,更难遭国会阻挠。
何解美媒称这次贸易战为“史上最愚蠢(Dumbest)”?第35任总统肯尼迪1961年在加拿大国会的演讲言犹在耳,“地理令我们彼此为邻,历史令我们结下友谊,经济令我们合作无间,需要令我们成为盟友。”然而,特立独行的川普不惜对一南一北两大唇齿相依的盟友祭出25%关税,牵涉总值约9000亿美元的年度进口商品。
去年首11月计,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汽车零件、农产品就分别高达870亿、640亿、460亿美元;从加拿大进口石油/天然气、机动车分别高达970亿、340亿美元。而中国制造的手提电脑、智能手机、玩具在美国进口占比全部高逾75%(2023年数据)。
三大新意显政策转向
跟第一任期时的关税战不同,关税战2.0除了首次动用IEEPA,还有三大新意:一,不包括任何豁免(例如消费品);二,暂停对低于800美元低价值货物免税条款;三,加入报复条款应对他国反制。
特朗普这次或不再仅仅将“关税”作为讨价还价的谈判筹码,而是真正的政策转向。
种种讯号显示,以《交易的艺术》著称的特朗普,这次或不再仅仅将“关税”作为讨价还价的谈判筹码,而是真正的政策转向,既不纠结通胀、增长、美股等短期“痛苦”,也无视第32任总统罗斯福“高关税招致报复,扼杀投资,使美国走上毁灭之路(road to ruin)”的警告。
表面看,是川普一厢情愿认定“关税万能”,旨在缩小贸易逆差、振兴制造业、增加财政收入;深一层,则是民粹主义逐步取代自由主义,逆全球化与全球化争夺主导地位。
逆全球化续科技竞争
曾经指“美中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的特朗普,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而中国暂时未见如2018年9月时以3.6万字白皮书阐明“不愿打贸易战,但不怕打”立场,引发中美正密斟“抽屉协议”的揣测。
不过,倘若川普真的决心令以逆全球化为特征的“Trumponomics(特朗普经济学)”,像“Reaganomics(里根经济学)”一样名垂青史,中美竞争的核心势继续聚焦科技领域,而非地缘、市场。
逆全球化下,中美竞争的核心势继续聚焦科技领域,图为“玲珑一号”海南建设工地。
继DeepSeek颠覆人工智能“算力出奇迹”的核心假设后,下一个竞争领域直指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目前全球几个屈指可数的SMR,有2个都在中国,其中中核集团位于海南的“玲珑一号”预计明年全面建成。而早前特朗普誓言以“新的反应堆”支持新兴产业,但预计SMR在2030年前都将因技术限制而难以在美国投入商用。
撰文:金子安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