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12-20 10:55:00
昔日本行公式计算,描绘机器图纸;如今沉迷油彩丹青,向往筑梦远方。人生、旅途常误入“歧路”,却屡遇美景。地平线上,总有我的背影……
十年前的那个寒冬,85岁的画家、作家、诗人和音乐家木心先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木心曾说过,如果将来自己的墓志铭上要写点什么,他希望是这样:“即使到此为止,我与人类已是交浅言深”。斯人不再,风骨犹存。
唯乌镇故居一切如旧,路过的每一个人透过窗子,仿佛依然可以看到那个穿着大衣、戴着礼帽,无比体面、无比尊贵的人。
木心先生
一生坎坷漂泊,命途多舛的木心先生,青少年时代有着广博的阅读和良好的教养,“资质美善异于常人”,他的精神世界绝不孤独。在他成长的二三十年代,家中就有了钢琴,有了西洋画册。年少的他毕业于上海美专及杭州国立艺专,分别追随刘海粟和林风眠研习中西绘画,19岁时就参与了人生的第一次画展,22岁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他也曾两次“自我放逐”到人烟稀少,景致荒凉的莫干山,虎爪挠门伴随着秉烛夜读,专心写文绘画。“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木心全家福,左二为木心。1927年,木心出生在乌镇一家孙姓的大户人家。
木心先生的忘年挚交陈丹青曾热切地介绍他:“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作为木心先生在纽约为晚辈艺术家讲授“世界文学史”的忠实追随者,陈丹青深知木心先生的深厚造诣和份量:“你只要放空自己读他一个小时,木心便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在纽约为晚辈艺术家讲授“世界文学史”。
2011年12月21日。处于弥留之际,本已失去意识的老人突然张开了眼睛,紧紧握住一直为他守候的陈丹青的手,清楚地喊出了七个字:“叫他们不要抓我!”。多年以来,木心一直将苦难的记忆深埋心中,不与任何人提起。但是,到了无法控制意识之时,这些记忆全部涌起,变成了他最后的告别。陈丹青伤感不已:“这就是他的句号,全部加起来,是他的一生。”
晚年木心看到自己十九岁的照片,不可遏制地哭起来。
生与死 2001
木心先生在人生最宝贵的青壮年时期,曾先后三次被投入冤狱,但即便是在人生的最低处,木心也不曾低下高贵的头。1956年无端被诬告,29岁的木心被关了半年,母亲在他被关押期间去世。可是这仅仅是他半生厄运的前兆。1966年,因德国诗人海涅遭到傲慢无知的文痞陈伯达嘲笑,木心拍案而起:“你也配对海涅乱叫!”毫不意外地,等待木心的是18个月的牢狱之灾,并因为不肯歌功颂德而被折断了三根手指。在那个鸦雀无声的年代,木心为了一句诗,却拼上了命。如果这样还不够荒谬,命运与木心开了个更残酷的玩笑。文革结束后,年已半百的木心再次因上头一句话:“把木心平反了,谁来打扫厕所呢?”而第三次被投进监狱,这次更是长达两年。
狱中手稿
当所有人都以为,遭受了如此残酷无情打击的木心,余生一定会像霜打的落叶,从此一蹶不振。可是出狱那天,人们看到的却是昂首阔步,面带微笑的木心。他的衣服里缝着在狱中写的手稿,裤子上烫了笔直的线条,干净极了,优雅极了。他一生里与名人、权势完全不交接,生活纵使颠沛流离,却依然听肖邦,听莫扎特,画画,写作。人,真正的高贵发自骨子里的尊严。“你要我毁灭,我不!”。
青年木心
五山 (局部) 2003
五山 (局部) 2003
饱尝那个时代的侮辱,面对如此荒唐的人世,他的教养让他选择了原谅。“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1982年,木心放下一切,默然转身,以接近暮年的56岁高龄,开启了远赴美国纽约的艺术漂泊,这一去就是24年。他的艺术修养和旷世才华,需要一片开放包容的土地来承载。
秋 1988
晴风 1999
木心在家乡乌镇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