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威少看世界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大都会日记”与纽约人的温情
张少威
作者:张少威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4-05-21 10:04:19

作者介绍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很多人觉得“大城市,冷冰冰”,但有时并非如此。在美国纽约住过的人都知道,“大苹果”(The Big Apple,纽约市别名)其实是一个很有温度的城市,不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比较容易,而且热心助人者众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五湖四海的人来到纽约,都可以成为纽约人(New Yorker),不需要在纽约出生长大,也不需要有纽约口音,唯一需要的是一种纽约人特有的生活态度——包容、睿智、礼貌但有分寸、精明但不计较。陌生人相遇时,一个眼神、一句话,两人便可“擦出火花”,一段可长可短的对话,给双方留下长久的印象。在纽约生活十几年,这样的场景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是很多“前纽约人”(ex-New Yorker)的集体回忆。


   《纽约时报》有个“大都会日记”(Metropolitan Diary)专栏,每周发表纽约人或者前纽约人的几个小故事,很多都是对一段难忘经历的回忆。读这些故事经常让我笑出声来,因为一些细节描述太能体现纽约特色了,让我感觉身临其境,其中包括下面有代表性的这几个。因为是读者投稿,所以原文都用第一人称。


   两人拼桌,一张账单


   一位男士的来信:


   有一天我去曼哈顿东格林威治村的Veselka餐厅吃个简单的午餐,领位的服务员说,一个人的桌子要等15分钟,我有点失望。排队站在我前面、略微年长于我的女士问:“如果我们俩是一起的,现在会有位子吗?”表情有点困惑的服务员说可以有,我马上说:“我没问题!”


   在服务员带我们入座时,我的饭搭子对我说:“聊天可有可无。”意思是不必勉强。然而就是这句话,竟然引出了我们俩一个钟头没停过的一通海聊。原来大家都住在布鲁克林区的同一个街区,相距大约10条街,而且我们的子女还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于是我们聊起家庭生活,还交流了外出旅游的小秘方。到结账时,我告诉女服务员,一张账单就可以了,然后转头对我的饭友说:“今天我请了。”


   (我自己在纽约虽然没有与陌生人拼桌吃饭的经历,但经常与邻桌的人闲聊,每次的开始都很自然,结束时双方都很开心,彼此微笑道别,像是多年未见的老熟人。)


“两人拼桌,一张账单”(《纽约时报》网络版截图)


   地铁车上读荷马史诗


   一位女士的来信:


   一天晚上我搭地铁1号线,进了最后一节车厢,挤着坐在一位高个男士旁边,继续看我的电子书。他用略带诧异的口气问我:“你在地铁里读《伊利亚特》?”我解释说,这是一个新出的英译版,接着问他:“你怎么知道我在读什么?”他回答说:“我看到几个名字,所以知道肯定是这本书。”我问:“你会希腊文?”他点头说:“我在研究生院读了3年荷马。”我接着再问:“真的?你还能记得多少?”于是,他摇头晃脑地用希腊语背诵起开篇的那几行。


   古老的语言听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舒畅自然,它的美让我彻底折服,同时也引得我大笑,毕竟在地铁里听到用希腊语背诵荷马史诗实属意外。我继续读我的书,他起身准备下车时对我说:“谢谢你坚定了我对荷马的爱。”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直到他就要跨出车厢时才回了一句:“谢谢你坚定了我对纽约的爱!”


   (我有很多次这种与陌生人交谈的经历,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曼哈顿的巴士上。见到一位白人女士和她带着的7、8岁大亚裔女孩,我问那位女士,她是来自中国吗?对方回答“是”,并接着问我是不是中国人。得知我来自香港,她像是找到了知音,详细告诉我几年前如何从中国领养了这个美丽的小姑娘,如今这孩子如何聪明出众,那种深爱之情溢于言表。)


“地铁车上读荷马史诗”(《纽约时报》网络版截图)


   由陪审团成员变成爱侣


   一位女士的来信:


   1983年5月,我很不情愿地去曼哈顿下城的地方法院报到,与另外五人成为一起民事诉讼案的陪审员。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决定去法院附近的J&R Music World唱片电器商店看看,坐我旁边的一位陪审员说他也想跟我去,这让我很意外。我们在路上简单聊了几句,然后回到法院。


   到周末,这起案子解决了,我们完成任务可以离开法院了。那位陪审员约我去吃午饭,我答应了。一周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在曼哈顿小意大利区的一家餐厅正式约会。如今我们已经幸福地结婚36年了。有些事真是无法预测。


   (两个陌生的纽约人就这样在尽公民义务时结成良缘,这故事也太温馨了吧。而陪审员这个词,又让我联想到眼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曼哈顿受审的案子,那12位陪审员也都是纽约人,他们当中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纽约人外向兼善于沟通,很容易发展出情缘。(Shutterstock)


   邻居伸出援手,解救燃眉之急


   一位男士的来信:


   1977年,我住在布鲁克林高地(Brooklyn Heights)一座连排楼的二楼,楼下新搬来的女士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煤气公司的人找不到她的煤气账号,没法帮她接通煤气,她在门口信箱上看到我的名字,于是打电话问我,能否把我的煤气账号告诉煤气公司,以帮助对方找到她的账号。


   我觉得这很合情合理,于是就找出我的账单,把账号给了她。几个礼拜之后,我主动约她出来,第二年我们就结婚了,如今我们已经用同一个煤气账号45年了。


   (真实的故事可能出乎意料之外,但合乎情理之中,这恰恰是“大苹果”的魅力所在。)


   一位男士的来信:


   有一天下午我在家里,面对后院的窗子外传来一个男人的喊声:“哈啰!有人吗?”我当时看不到窗外有人,但外面喊声不断。这时从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你需要帮忙吗?”


   那个男人大声回答:“需要!我住在1B,我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啦,因为卫生间的门把手掉了。”那个女人跟着喊:“天哪!我帮你叫管理员。”男人回了她一句,女人没听清,“你说什么?”


   只听那个男人扯着嗓子喊:“我说,我把你的名字加到我的遗嘱上啦!”


   停了一下,女人回答说:“谢谢你,我住在9E!”


   (这段对话太可爱了,简洁、幽默。女的乐于助人,男的处变不惊,两人的交流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类似的紧急场面我也经历过,当时我住在曼哈顿东90街。有一天住隔壁的小伙子敲我家门,说出门忘记带钥匙,想从我家的窗户钻出去,经墙外的逃生楼梯爬回自己的房间。我们两家的逃生楼梯紧挨着,可以爬过去,但这属于不安全的行为。我答应了小伙子的请求,帮他省了请开锁师傅的费用。)


   平凡小事尽显纽约人的温情


   如今,虽然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谈愈来愈少,但“大都会日记”所记录的平凡小事,令人信服地说明,在纽约这个国际化大都会,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依然顺畅自然。时代虽变,但纽约人的温情基因没变,“大苹果”的魅力至今犹在。我相信,来到纽约的人迟早会被感染,而离开纽约的人则会长久怀念。


在纽约这个有温度的城市,陌生人之间的交流顺畅自然。(Shutterstoc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威少看世界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