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理财/管理威少看世界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提早与特朗普电视辩论,拜登决定“赌一把”
张少威
作者:张少威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4-05-29 09:38:29

作者介绍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从1960年开始,每逢美国总统大选年,代表两大政党或以独立身份参选的政客,都会参加电视直播的多场辩论,一般是在9月和10月,届时民主党和共和党已分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并正式确认各自的总统候选人。今年的情况与以往不同,虽然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尚未召开,但现任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已稳获各自政党的提名,因此两人将在6月27日进行第一场总统大选电视辩论。

  过去几个月,特朗普一直向拜登发出挑战,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拜登进行电视辩论,而拜登却一直不接受挑战,让人感觉他颇有怯意,似乎是缺少自信。如今他为何改变主意,决定提早与特朗普正面交锋?过去8个月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拜登一直落后于特朗普,这场辩论能令拜登扭转不利局面吗?

明知“口才不济”,拜登“志在一博”

  拜登现年81岁,特朗普77岁,但从他们在公众场合的表现来看,两人之间的差距不止4岁。拜登有时显得年老乏力,反应迟钝,而特朗普却中气十足,思维敏捷。一些曾与拜登有面对面交流的民主党人说,拜登其实反应不慢,但在语言表达上被外界认为不如特朗普,原因之一是拜登做过几十年参议员,讲话时习惯于分析因果,然后给出结论;而特朗普在答问时往往用词简单,直截了当,像是某种条件反射,因此让人觉得他反应迅速,而且早有准备。相比之下,拜登就显得“口才不济”。



特朗普在拉票活动上中气十足,思维敏捷。(AP)


  来自拜登阵营的这类说法难以改变公众印象,而拜登一直不敢直接回应特朗普的挑战,更令他处于被动地位。这次同意与特朗普辩论,拜登似乎是在投身于一场“赌博”。电视辩论是避不开的,因此愈早“卸掉这个包袱”愈好,即使这次出现失误,日后还有改进机会(下一场辩论将在9月10日举行)。从民主党人对外传递的信息来看,我觉得拜登对这场辩论至少有两个目标:一是展示3年多的政绩,让选民相信自己有能力再干4年,而且“明天会更好”;二是透过辩论之后的民意反馈,找到特朗普的主要弱点,以便日后展开重点攻击。

  考虑到特朗普掌控辩论现场的能力及其惯用手段,拜登团队向主办辩论的CNN开出了具体条件,一是要求在亚特兰大CNN总部的演播厅内,只有轮流提问的两位CNN主持人和工作人员。以往的电视辩论都有现场观众,有时还允许观众提问,这次不安排现场观众,可以避免场内的特朗普支持者做出某些举动,影响现场气氛。二是要求CNN的制作人员控制两位候选人的话筒,只有在规定的发言时间内开放其话筒,也就是一方发言时,对方将被静音,以防止发言被对方打断。打断对手发言是特朗普的强项,有了这样的限制,可以避免拜登吃亏。而拜登团队最希望的是,电视观众只见特朗普张嘴,但听不到他说什么。

标签对手“独裁”,恐吓战术失效

  拜登准备利用电视辩论来宣传自己的政绩,这是其竞选策略的微调,与前几个月的“恐吓战术”完全无效有关。今年以来,拜登屡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他与特朗普的竞争代表着民主与独裁之争,因为他是民主自由的代表,是维护美国宪法的卫士;特朗普不承认大选结果,不尊重宪法和现行体制,试图用独裁手法强推某些政策,避开国会的监管和制约,如果特朗普再次掌权,将会导致美国走向集权体制,破坏美国的民主根基,并动摇人们的民主信念。拜登还批评特朗普与阿根廷总统和匈牙利总理等外国强权人物交往,试图建立保守派国际联盟,其结果是损害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公信力。

  拜登似乎是在高喊“狼来了”,但很多美国人对此不感兴趣,一部分人对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仍坚信不疑,另一些人则对现行制度感到无奈,所以他们都不理会拜登的连番警告。民调显示,大多数选民并不担心特朗普上台会改变美国的体制。一些民主党竞选顾问于是建议,拜登应该改变竞选策略,尽量多讲他的政绩,强调他致力于为不同阶层带来实惠,从而让选民对他继续执政抱有更多希望。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以“美国是否能防御独裁者?”为主题(图片由作者提供)


西点军校演讲,未能引发关注

  对于民主党竞选专家的建议,拜登团队目前有选择地接受,在一些场合,“捍卫美国宪法”仍是拜登在公开场合强调的主题。

  上周六(25日),拜登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提到美军在世界各地面临的挑战,以及西点毕业生的责任。讲这类内容是完全应该的,因为听众是军校师生及毕业生的亲友,他们都是美国陆军大家庭的成员。由于军队的主要任务是抵御外敌,因此拜登在演讲中要求西点师生捍卫美国民主是特有所指的。他强调,美国的民主不是自然而然得到保证的,每一代人都有责任捍卫民主、保护民主、选择民主。


  逾半个世纪以来,作为美国的三军总司令,历任总统都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发表过演讲,例外的只有尼克松(Richard Nixon)和卡特(Jimmy Carter)两位。总统在演讲中往往会披露一些政策性内容,从而引起各界高度关注。相比之下,拜登的演讲缺乏新闻性(他只重申不会派美国军人去乌克兰参战),而且在演说中不止一次出现口误,例如把“北约化”说成“芬兰化”,然后又纠正;在读提示器上的讲稿时他看错行,不得不停下来,找到之后重新读。这篇质量打了折扣的演讲,没能引起较大的关注。



拜登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缺乏新闻性,并不止一次口误。(AP)


  要论总统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里根(Ronald Reagan)1981年5月27日的那次应该算是最棒的,从文字内容到演说技巧,至今都无出其右。为了对抗当时的苏联,里根准备大幅增加军费,于是他在讲演中批评前任政府的赤字政策导致高通胀、低生产力,并制造了失业大军,“而你们干活需要的工具却得不到优先处理”。这是对军人们说,前政府亏待了你们。他接下来给听众打气,“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们,美国人民已经从这个短暂的反常现象中猛醒了。在我们国家的大地上,有一股复兴的浪潮,人们渴望再次为美国而骄傲,渴望为美国今天的一切和未来可能的一切而感到骄傲”。话音刚落,台下立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因为里根说出来他们的心底话。讲到军人的荣誉,里根引用了英国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200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军官虽然只有很少的钱,但却比任何人都更加受人尊重”。这简单的一句话,能让台上台下穿军服每个人都感到自豪。



里根的演说技巧,堪当今的美国总统学习。(AP)


  如此有思想、够高度的煽情文字,加上老演员里根无可挑剔的朗读,应该算是总统演说的天花板了。我对这段故事记忆犹新,因为40多年前,我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了“美国之音”的现场直播,同时还用卡式录音机录下了这段节目,之后反复聆听,逐段背诵,至今仍记得上面这几段的原文。

  历史是一面镜子,对照历史可以知道,当今美国总统的能力真不如他们的前任,“御用撰稿人”的水平也赶不上前辈。几个月前,在国会宣读总统国情咨文时,拜登的“奇招”竟然是扯着嗓子喊,目的是证明自己精力充沛。虽然有些可笑,但似乎效果不错。下月单挑特朗普,他会在辩论时祭出什么妙招?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故伎重施,因为特朗普比他嗓门大。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威少看世界
其它威少看世界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