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10-25 10:41:49
汪敦敬先生从事地产代理业30年以上,创办祥益地产,认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经营方针,应发展属于自己独有的策略去开发蓝海市场。 撰写楼市评论文章20多年,于2009年金融海啸后认为市场会出现新的秩序及逻辑,主力撰写有关新常态文章,更强调在机会成本的法则下买不买楼都充满风险甚至不买楼的风险更大! 近年提倡平民财技,认为在波谲云诡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应该讲究理财的技术,故撰写普罗大众也能掌握的财技分享。 经营企业的格言是上善若水,祥益地产高度参与小区公益及慈善活动。
“北部都会区”绝对是非常好的基建计划,不过对中国香港人来说是喜是忧?还要看中国香港政府施政是否能“将一件正确的事情做好”!
“北部都会区”会如何影响楼市?
基于“除非同时增加建筑材料的产能和人力资源,否则建筑成本增加是必然发生的。”及“除非能刻意大量增加实时至短期的供应量,否则无悬念地可确定:楼价、有关物价和工资的上升必然早于大量供应增加之前!”
我是认为中国香港政府应设立针对5年内的“短期供应小组”!5年内做到的短期供应多的是,阻碍供应出现的,只是人心!
其实中国香港有不少荒废了的校舍,随着人口老化,这些空置校舍只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位于市区地带并且是“熟地”,政府应公开其数量和地点,让公众去讨论及一起鞭策,究竟什么机构有能力封印这些土地令政府都不能够灵活运用?
我认为中国香港很多市区地方已经不需要数十年前这么大的工业区了,政府应大刀阔斧重新作出新规划,在新规划中不再是属于工业部分的,其实就是很好的熟地去兴建,并且是身处市中心及交通方便的!
(数据图片)
当然,提高二手市场的转流率更可以有效解决大部分供应,很多人不明白这条数怎样计算,假设市场有1万宗成交,其实内里是包含了多个不同板块的住宅成交的,包括上车、换楼、大型单位及豪宅……其实只要政府管理得好,起码可以用楼换楼去满足大部分人的上车需要,而这个上车需求在现在的“林郑Plan”按揭正正是已经得到正面效果的,“林郑Plan”自2019年推出之后细单位放盘量急升,而且楼价的升幅是跑慢大市甚至是停顿的。如果政府肯进一步放宽1000-1500万的换楼按揭成数,我可以预见到600-1000万这小单位业主的换楼对象板块也都会因为放盘大增而得到显著放缓,放一层换一层解去了大部分需要,当然最后发觉有一些板块是二手市场也不够供应的,我们就将仅余的供应去满足这一个只占市场少于三分之一的板块,这正正合适处理了现时的处境。笔者想说管理得宜是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现时我们没有规划地将所有单位都跟随市场短视的需求,“讲真有的搞”。
中国香港仍有很多资源和方法可以平衡到因楼价上升而引起的贫富悬殊,譬如居屋未补地价的部分其实也是一个资产,将有关资产成立房产信托基金并只分派予从未未买楼的年轻人去投资,他们在未储够首期买楼之前其实是可以有衍生工具去平衡到物价与通胀上升的。
我坚持赞成梁振英先生的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兴建3万个单位的计划,最主要令我赞成的一点是“快”!何况,至今没有任何人说在大榄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发现任何值得保护的生态。而近日林郑特首就传媒有关发问的响应正正是反映到房屋问题的症结,原来架床迭屋的批地程序才是阻碍发展的因素。既然是程序上带来了不合理的延误,为何不面对问题去优化不合理的流程?环保当然神圣,但是香港环保是偏向不作为,与国内有为地去改变及改善环境是不能相比的,有良好计划地建屋亦可以是一种环保,除了在国内,在新加坡、伦敦都充满这些例子,魔鬼总是在细节,中国香港的建屋流程里面充满了架床迭屋,笔者担心的就是各部门各自为政,例如环保和城规部门,似乎只效忠他们本身的功能,部门与部门之间恐怕并没有“共同目标”!我当然认为“共同目标”是“为民而建”,作为小市民自然是要求公仆“快靓正去做事”!讲究官场规矩却不讲究工作效率,可能就是香港沦落至基建变得龟速的原因了。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