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健康人生心理攻防战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临床心理学家的剖白:看见他人苦难也看见成长蜕变
梁若芊
作者:梁若芊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2-12-08 16:51:33

作者介绍

临床心理学硕士及博士、香港心理学会院士。事业的第一个十年在香港惩教署及加拿大的联邦监狱任职临床心理学家。第二个十年在青山医院门诊部工作及推动小区心理健康教育。第三个十年在大学里主理辅导和心理培育之责。
曾任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主席。现为亚洲创伤心理研究学会副会长。
九十年代和千禧千代初曾经活跃于跨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出版著作及专业兴趣包括抑郁症、心理困扰、爱情心理、灾难创伤心理、多元化融合社会等。

   有人说:“你们这些行业虽然是帮助到人,但始终都是靠人家的苦难才有工作,才有收入,都是‘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某程度上,我都不会也不能反对。但重点在于我们是否基于助人的出发点,还是赚钱的出发点。


   同业间有一个闲谈笑话:“最好最成功的同业绝非那些收入丰厚,有稳定长期顾客的,而是每位客人只来了数次便不用再来,收入平凡的一群!”你可以批评这是酸葡萄,但这说法的确有其自省的智慧!


   又有人说:“你们为何总是带点灰,不是应该正面积极乐观的吗?你们天天都在听人家的苦况,自己不受影响的吗?”


   有些人总是要正面唱好,批评我等业内人士喜欢病态化各种现象和经历,说到底又是那种“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暗示。


   所以他们大力鼓吹正向心理学、正向育儿、正向价值观⋯⋯。这些正向教育完全没有问题,问题只是出于有些人要以此来否定那些他们眼中的病态、问题、苦难。


   正向心理学大师们从来没有否定那些“负向”的学问,他们只是加入一些理性有科学根据的正向元素而已。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所以“正向”和“负向”都是共存,互相配合补足。


   我看见他人的苦难,也看见他们的成长和蜕变。我听过他们的成就和幸福,也知道他们的伤痛和挣扎。所以我难以只看见一个大红大紫的世界而看不见那沉郁的灰黑。


   也许是时候退回真实的世界,让出空间给那些完全正面的人了。有缘再会!

分享:
返回心理攻防战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