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陈嘉渝(Oscar),物理治疗师。 入境处及香港圣约翰救伤会讲师联会医事顾问,于理工大学物理治疗系毕业后,修毕香港中文大学针灸学硕士。热爱运动之余,更随队前往北京奥运及东亚运担任医疗义工,更热衷在各大报章刊登专栏,解答都市痛症及运动创伤复康问题。现为沙滩排球赛亚运代表队的物理治疗师。
“长短脚”的现象你知道是如何产生吗,你知道自已是否有问题吗?今次就为大家讲解为何腿长度差异可能影响姿势、步态、骨骼及关节,并发现如何判断自身是否受影响。透过站立、坐姿及穿着裤子等自我检测方法,透过评估查找是否存在问题。“长短脚”通常指的是身体上两条腿的长度不同,这可能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或后天性的(发育过程中发生)。这种情况可能影响身体的姿势、步态及关节。
当一只脚似乎比另一只脚长,另一只脚似乎又比较短。走路时常被别人说怪怪的,而且重心不自觉地放在其中一只脚上,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那你可能有“长短脚”的问题。而事实上,长短脚比我们想象的更常见。(网上图片)
长短脚的出现机率
根据一篇2021年的系统性回顾中发现,超过90%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患有长短脚的问题,其中:
41.3%的人的双脚长度差异在0~0.4公分之间
37.4%的人在0.5-0.9公分之间
20%的人在0.9公分以上
15%的人在1.0-1.4公分之间
6.4%的人有多于1.4公分的差异
一般来说,我们将长短脚分两类问题:结构性长短脚、功能性长短脚
结构性长短脚(Anatomic leg length inequality):
它是真的有左右二边骨头长短不均的状态,其原因可分为“先天”与“后天”,先天的部分可能是来自于出生或幼年时的发育异常,而后天性状况包括外伤、骨折、退化问题和关节置换等手术性等后天导致长短脚。先天性的长短脚可能是由于发育障碍或遗传原因引起,而后天性可能是由于创伤、手术、疾病或日常姿势不良所造成。这种不对称的长短脚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和生活上的不适。治疗方式除了手术以外,如以物理治疗的方式找寻及辨别长短脚的原因,并藉由放松过度紧绷的肌肉、脊椎排列的调整,和脚踝的徒手治疗和关节松动术,训练长时间缺乏运动的肌肉群组,才能有效改善功能性长短脚。除此之外,如两脚的差异在2厘米以上,便要加入鞋垫,改善长短脚的外在的问题,但如个案的脚长问题多于5厘米以上,但要增高鞋底了。
长短脚症状
长短脚姿势不良引发连串的症状,包括:姿势不良、骨骼变形、步态不正常、腰痛及关节疾病。长短脚可能导致身体不平衡,引起姿势不良,例如腿型的改变、骨盆的歪斜、腰椎脊椎的挤压拉扯、肩膀的高低。
骨骼变形
长期的不平衡负载可能导致骨骼变形,例如脊椎侧弯或骨盆歪斜。
步态不正常
长短脚可能导致不对称的步态,增加关节和肌肉的压力,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
腰痛
不平衡的身体负载可能导致腰部疼痛,因为腰椎承受额外的压力。
关节疾病
长期的不平衡负担可能增加特定关节(如膝盖、髋关节)的风险,可能导致关节炎等问题。
长短脚判断及测试
自我检测长短脚可以作为初步的评估,但最好还是由专业医疗专家进行确诊和详细的评估。以下是一些自我检测的方法:
1. 站立检测:
赤脚站在平坦的地面上,然后注意两膝盖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一腿的膝盖看起来比另一腿高,可能表示有长短脚的问题。
2. 坐姿检测:
坐在平坦的表面上,让臀部全放于,腰背放松,保持呼吸,并观察两腿的膝盖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或者也可以观察两脚脚踝的位置。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