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01-11 16:05:04
私募基金负责人,擅长结合传统经济及互联网、管理业务分别在伦敦、硅谷,香港。涉及房地产、互联网及跨境电商等产业,与多国实业家、创业家、天使投资等拥有广大的人脉。行事低调,口头禅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根据McKinsey麦肯锡2020年进行的全球企业CEO数码化调查,疫情前的2019年底,亚太企业数字化的比例只有1/3;到了2020年7月已超过一半,而且完成数码化的速度,平均加快了10年。
在东南亚,Facebook和Bain and Company原本预估,数码消费者人数将在2025年突破3亿人,后来发现,这个数字2020年就会达标,提早了5年。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一场疫情加速了政府、企业与个人的数码化,让2021年堪称真正的数码经济元年。新冠疫情驱使我们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适应一个新常态。
灾难或危机常常是脱胎换骨的契机。疫情过后的2021,堪称是真正的“数码经济元年”。不懂科技,死路一条,加速职场中年人的死亡。
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让当时成立才4年、苦于无法规模化的阿里巴巴B2B电商业务,因实体商务活动中断,突然涌进大量会员,成了阿里步上快速扩张之路的东风。
2020年新冠肺炎引爆的全球传染病危机,也不例外,成了各国推动转型的东风。
(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适应这样的环境,许多全球知名的冠军企业,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物: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Microsoft的Bill Gates、Amazon的Jeff Bezos、日本Panasonic松下集团、Honda本田的本田宗一郎、Sony新力的盛田昭夫、大贺典雄、Kyocera京都陶瓷的稻盛和夫、Yamaha山叶集团的川上源一等的人生轨迹与历程,几乎毫无例外,都在20多岁时,不被体制或组织驯服,努力挖掘自己的才能,确立信念、展开行动。
然后,在30岁时,他们确立了公司组织的基础以及未来公司原型,再加速搭上潮流的列车。
现在香港社会上的人在20岁时也普遍拥有这种素质,但大多数人不幸地会在进公司数年后,染上打工坏习惯,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只做被指示的工作,没有指示就不做,只关心个人升迁和如何快速地完成眼前工作。接着,就一路从30岁、40岁,走到50岁。
(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冠肺炎引爆的全球危机,这给了许多长期依赖传统方式经营的行业,一个按下重开机按钮的机会。
传统方式经营的行业,就是在亚洲各国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家庭的生计来源—中小企及店家。疫情冲击下,完全实体店面、现金交易的他们,是受伤最重的一群人,很多生意可能从此消失。
原本30、40、50岁应该是坐上高位、开花结果的时期,但疫情冲击下企业不断在变,以往组织所重视的年资升等,现今转为以年轻及能力为优先考虑,再加上业务IT化、尖端科技化等因素,许多公司开始重用年轻人,他们的职业生涯被迫中止。
也就是说,原本竞争已经很激烈的中高年龄层就任的职位,被年轻人抢走,事实上这已经是事实。
想开展新事业,就不能拘泥于旧知识和经验,而是需要一种能对守旧的做法提出质疑,果决地开拓新事业的行动力。在这种时代,胜利者终究是年轻人,体内充满旧时代陋习的人,过去的经验已不适用了。
(图片由作者提供)
强调的观点就是“重新启动”,Reset、Reboot相当于把脑子放空,如此便能让头脑变成随时吸收下一波事物的海绵。换言之,重开机是迎接下一波新事物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假如视舍弃累积至今的东西为“可惜了”的话,就无法按下重新启动的按钮了。
中年人就像中年的公司,要整顿囤积无益脂肪的腰围,挥慧剑斩断舍不得的痴愚,将一切重新归之于零,才是求生之道。香港早该在十年前就该按下Reset键。
谁能乘着2020年这场疫情下的数码化大浪潮,转型成功,不仅会安然度过风暴,也将在2021年之后的后疫情时代,成为最后赢家。
(图片由作者提供)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