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1-11-01 11:26:26
著有《我做妈剧停》一书,撰写“市场”及“职场”两大类文章。经常与不同机构及院校合作举办Marketing及职场座谈会。
facebook:我做Marketing
email:iDoMarketingHK@gmail.com
近日有媒体报道指Facebook正考虑改名,以配合长远业务发展,希望将来会加入VR、AR等不同元素,开拓社交媒体新一页。近年玩Facebook的人愈来愈少,除了出现好多新的竞争对手外,大家对Facebook亦开始感到厌倦。
十多年前Facebook等社交平台初初出现,目的主要是加强朋友间连系或方便大家找回失联多年的旧朋友,是一个以“朋友”为主轴的平台。之后出现不少互动元素如小游戏、心理测验、投票等,都是以“人”为主轴,但趋向“娱乐”为主。其后加入公司专页及广告功能,令不同品牌公司投放资源,希望以专页转化成销售,令社交媒体过度商业化。“人”的元素愈来愈少,并非再是与朋友互动的平台,慢慢变成一本杂志。另外一些多功能性的社交媒体亦开始失去其立足点,原因用户大多只会用其一、两个功能,其他功能往往于推出后不久就被巿场忘记,未能真正成为“一站式平台”。见得好多平台慢慢走向牛角尖。
其实每门生意或行业,每隔数年都会有朝代的大转变,1至2年一小变,3至5年一大变。如多年前的台式餐厅大大杯饮品,只有堂食并未有外卖,但几年后就变成成行成巿的外卖茶饮店,以不同形式、主题、产品推出巿场,反而堂食大杯装饮杯慢慢减少。而社交媒体的转变,就由“人”变成以“事”为中心。如近年愈来愈多以运动(如跑步)、打机(如游戏内外的社交圈)、饮食(如烧卖群组)、两性关系(如我老婆嫁给了Mirror)等等的群组或App出现,以“事情”/“取向”出发,在群组内更会将朋友熟悉程度分组,以保持私隐,成为新类型的社交平台。
这类平台除了有较明确定位外,还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拥有独立私隐度。其实私隐问题是近年较多人关注的一环,多功能平台所收集的数据相对较多,目的希望支撑其他功能之余,亦可以令广告推送更为精准,打造更好个人化体验。但有利亦有弊,不停收集个人资料反而会令用户反感。反之以“事”为中心的平台收集资料时只会以“事”为主,用法亦主要以“事”行先,其他私隐会有一定距离,用户会较为安心。第二好处是接口直接,对比一站式平台/App,因为要平衡所有功能而作统一设计,两头不到岸情况会经常出现。所以早年Facebook推出多个销售功能,希望能够搭建一个死循环式销售平台,由宣传、销售、送货、用后分享等,所有的都在Facebook内进行,但最后亦未见成效,有部分功能更于推出不久后下架。
所有生意都是先由无做到有,再由有做到专,同时又会追求质及改革。在未有更崭新的科技出现前,一站式或多功能性平台会慢慢被淘汰,当有科技大革新后另类多功能平台又会再次出现。期望Facebook能跳出这个循环,而非无限轮回于同一漩涡之中。
转载自晴报www.skypost.com.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