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脉搏www.etnetchina.com.cn
 财金博客缸边随笔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房企还债的高峰期
石镜泉
作者:石镜泉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3-07-12 16:03:51

作者介绍

石镜泉是经济通董事,经济日报研究部门主管。石老师拥有逾20年的媒体及出版业经验,现为《香港经济日报》、旗下杂志、及本网站的专栏作家。 此外,石老师曾出版多本有关投资、金融及财富管理的书籍,并经常在不同的投资及财富管理会议及讲座中担任演讲嘉宾。

   7月10日,国家金融监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名称很长,关键词是在“平稳健康发展”,不是误会为可“弹.高.炒”。


   这个通知其实是反映出中国房企所处的困局,困到中央不能不松松手。


   通知的重点是对去年金融16条的优化,去年11月11日,人行原保监会联合出台“金融16条”,以保持及加大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并做好保交楼,其中两条政策规定是有期限至今年底的。不过一年将届,内房企业仍未度过困境,于是便只好将有关的融资优惠延期。


   国内有专家表示,近期内房市场销售未及预期。6月份百强房企销售业绩下降28.1%,单月业绩由正转负,售楼量低于去年同期。


   有研究指今年7月、9月房企到期债券余额超900亿元人民币,为还债高峰期。如今时不延长金融支持房企,则在银行催还债下,内房的资金链会更吃紧,可以爆出祸来。这次的《通知》,是给了欠债房企和贷款的银行个加时宽容,希望在这延长期内,内房销售量有所增加,以时间来换取减债。


中信证券有个报告,明确地指出这个延期通知的原由与良好预期。


   7月1至8日,我们跟踪的样本城市新房网签套数同比下降36%,降幅环比扩大2.1个百分点,样本城市二手房套数同比下降23%,降幅扩大21.4个百分点,新房和二手房降幅均比6月环比扩大。我们预计7月份房地产景气进一步下滑。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外力干预,房地产基本面下行有螺旋强化效应。一旦市场明确了下行趋势,二手挂牌可能增加,企业融资可能更加困难,房价可能因此进一步下行。


   政策的重点从逆周期调节转向防风险。


   本次政策延长期限主要涉及两项政策,分别为金融机构存量贷款展期和债务新老划断后的尽职免责处理,相应期限均调整到2024年12月31日。此外,融资的三枝箭也在加快落地。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对房企的融资政策维持了此前的态度,即政策不是为了“翻转”房地产周期,不是在房地产周期向下时试图推动周期向上,而是适当对冲房地产周期下行所带来的风险,避免风险持续集聚。我们认为,政策本身的变化是符合我国房地产产业链的具体情况的,也是有利于宏观经济行稳致远的。


   政策进一步蓄力,预计需求侧有望在2023年年底前走稳。


   今年上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需求侧政策进入真空期,目前70个城市已经有55个二手住宅房价下跌,且二手房挂牌量不断增长,房地产基本面出现螺旋向下的态势,市场缺乏基本面的自我修复机制。但是,当前政策工具箱储备依然十分丰富,特别是在一些核心城市,限购、限贷、限价和按揭利率(特别是二套房)还有进一步的调整空间。我们认为,随着基本面持续下行,尤其是一线核心城市确认房价下跌,2023年四季度有望是政策进一步放开的季度。本次《通知》也再提要抓好落实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风险市场化出清,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维持2023年房地产基本面两头高中间低的判断,理性看待2023年三季度继续下探的楼市基本面。


   我们认为,政策并不是不干预市场,只不过政策的目标不是逆周期调节,是防范风险,包括防范金融风险,防范居民资产负债表风险,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等。我们预计,全年房地产市场基本面两头高,中间低,2023年三季度有可能是全年基本面最为低落的时间点。我们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这种基本面的下行。当前的基本面下行预计既是行业面临长期压力的有序释放,也料成为行业在2023年底销售再次上行之前的必要调整。我们维持对全年行业销售正增长的预测不变。


   中信证券有他的良好预期,至于市场是否也相信这个《通知》可以带来中信所指的良好预期,就要走着瞧。


债多内房要小心


   笔者看法是:


   1.房地产有危机,无论在任何国家都是个很大的危机,拆解不易,曾赚到盘满钵满的发展商不先呕尽之前所赚来填凼,而要求政府来填凼,任何政府都难接受。


   2.在楼价有下滑趋势时,要求增加售楼量,是十分困难。


   3.银行与地产发展商的借贷及倚赖,有千丝万缕关系。一言括之,债仔借得大,银行怕债仔死;债仔借得小,银行一定不介意将债仔逼死。


   要拆内房债危机,最好之解决方法是:人口快增长,人人有工做,人人借得起买楼,人人住得起大些面积楼,那就什么货尾都可以卖得出。


   但这个美好愿景易实现吗?因此,对投资者言是,买内房股要小心,债多内房更要小心买。



   (投资涉风险,每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缸边随笔
其它缸边随笔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