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5-27 16:28:11
资深新闻工作者。90年代任驻英国记者,专职采访香港政权交接新闻。回港后长年从事国际、两岸新闻的报道和时事分析。
随着美国总统拜登展开任内首个亚洲之行,尤其是他在东京发出“武力护台”论,再配合“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出炉,和“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的召开,中美两国紧张情势显然又升高了。
从外交措词来看,近日最能说明中美两国关系现状的两段话,分别来自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汪文斌于24日回应拜登的涉台言论时,引用了内地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并特别点名指出,包括美国在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汪文斌引用抗美援朝电影主题曲回应中美关系前景。(中国外交部官网。)
汪文斌:豺狼来了有猎枪
鉴于目前中美紧张关系不断升级的基调,以及歌曲的朝鲜战争背景,舆论对于歌词的阐释更多地专注于“豺狼来了有猎枪”,而忽略了“朋友来了有好酒”的对比。事实上,自1979年建交以来,中美关系虽然风波不断,但却在大部分时间保持了友好合作的基础,亦令两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获得了相互学习、互通有无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友谊促成了太平洋东西两岸在此期间超过40年的和平。
是以,汪文斌在针对台湾问题发表严厉讲话后引用《我的祖国》歌词,不仅是宣示“枪已上膛”,同时亦应被理解为向美方伸出了手中最后的“橄榄枝”,如果美方选择当朋友,目前包括台海局势在内的一切紧急情势都可以化险为夷,中美亦应此得以“化干戈为玉帛”。
布林肯:中国是国际秩序最严重挑战者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于当地时间26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拜登政府的中国政策演讲。这场演讲原预定于月初发表,作为拜登出访亚洲的《出师表》,但因布林肯确诊新冠肺炎,而延至拜登结束行程之后。这段时间,中美之间必然也围绕关税、产业供应等展开了频密的互动,因此也不排除演讲内容已有所调整。
在拜登发出“武力护台”论等等情势下,布林肯的演词同样充满“围堵”色彩。虽然当前俄乌战争陷入胶着,他仍然强调中国对美国构成最大的挑战,直指中国是“唯一既有意愿又有实力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
布林肯发表对华政策演讲。(布林肯推特网页)
但在目前全球局势已经日趋动荡的现实下,布林肯同时也做出了一系列平衡与降温的动作,包括重申不支持台独,不寻求冲突和新冷战等。他在演讲中亦避用了敌对和威胁性字眼,代之以“竞争”、“挑战”来形容两国关系。他既然指中国构成长期挑战,换言之目前也就无需采取迫在眉睫的激烈反制。
回顾过去,中美两国不仅一次在十字路口上作出选择,但每次都峰回路转重回到同一条路上。但这一次,两国历经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总统的所谓激烈竞争,维持友谊的动能已经所剩无已,双方恐怕已经是最后一次来到了十字路口。
中美未来仍有选择机会
曾经缔造中美建交,最终促成美国赢得冷战的前国务卿基辛格,正好在27日这天度过99岁生日。他显然已经深切意识到全球局势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变化,因此于近期频频发声,提醒拜登政府在中、美、俄之间审慎谋取平衡。
基辛格提醒拜登政府审慎处理中美关系。(互联网)
但是,基辛格所代表的现实主义路线并非当前美国外交政策主流。无论是民主、共和两党,还是自由主义鹰派和新保守主义者,都已形成对中国高度敌对的共识;无论是年底的中期选举,或是未来的总统选举,都不太可能导致对华政策的大幅度改变。
因此,中美在十字路口的最后一次选择,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实力与耐力的比拼与互动。用情绪化和冲突性质的言词来描述当前这段关系,我们可以说:中美友好即将走到尽头,台海冲突亦因此一触即发。但由理性和负责的言词来描述,我们同样也可以说:中美关系仍有最后选择的机会,而台海亦因此仍有和平的空间。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