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智城物语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OpenAI重组计划大转弯!维持非牟利营运背后原因拆解
方展策
作者:方展策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5-09 17:01:39

作者介绍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一踏入5月,OpenAI突然抛出一个震撼弹,轰动整个硅谷科技圈——放弃转型为营利公司的计划,维持创立初期的非牟利营运模式,而旗下营利子公司OpenAI LP则会变革为“公益企业”。可是,此举却可能会削弱该公司对外集资的能力,甚至影响与最大金主微软(Microsoft)之间的关系。到底OpenAI为何要舍弃公司营利化的重组计划?

OpenAI营利子公司变公益企业

  2025年5月5日,OpenAI发表官方声明,宣布搁置原订的组织重组计划,决定不会把经营主体从非牟利组织转型为营利企业,公司将继续由现有的非牟利组织OpenAI Inc.掌管;同时,旗下营利子公司OpenAI LP将会变成公益企业(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由OpenAI Inc.作为最大股东,负责日常营运和制定决策。

OpenAI宣布放弃营利化转型计划,保持原有的双重公司结构:由非牟利组织OpenAI Inc.掌控营利子公司OpenAI LP。(图片来源:Unsplash图库)


  OpenAI执行长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表示,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让该公司回归初心:“OpenAI成立之初是非牟利组织,现在是一个监督和管理营利组织的非牟利组织,未来也将继续是一个监督和管理营利组织的非牟利组织。这一点不会改变。”

  所谓公益企业,是美国法律下的一种特殊公司形式,介乎于非牟利组织与营利企业之间。PBC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还须在法律上承诺实现一个或多个公共利益目标,譬如社会或环境议题,并定期向外披露其公益目标的实践进度。PBC的利润可以分配给股东,但不会像非牟利组织般可以获得免税资格。

  这种公司结构将股东利益与公共利益结合起来,可说是兼顾商业与公益的双重使命。美国特拉华州在2013年修订法律容许设立公益企业,迄今已有不少成功营运的案例,包括著名众筹公司Kickstarter、以及环保概念运动鞋品牌Allbirds;至于AI初创公司Anthropic与xAI,亦是采用PBC公司架构。

非牟利组织转型法律门槛非常高

  为什么OpenAI要搁置营利化的公司重组计划?这可能是该公司面对监管机构关注、诉讼官司、以及民间领袖意见等多方压力,在逼不得已下所作出的无奈决定。

  奥特曼在官方声明中提及,跟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进行讨论,就决定让非牟利组织继续控制整间公司。根据非牟利组织法例,慈善组织不能随意变更其营运目的。任何重大改变必须获得法院授权,并将相关州检察总长列为“必要方”,而这两州正是负责审视OpenAI的组织重组计划。

  参照法律上的近似原则(Cy-pres Doctrine),唯有当慈善组织履行其目的时,会变得不合法、不可能、不切实际或浪费时,方可改变其目的。倘若有合理理由容许改变目的,慈善组织的资产必须用于合理接近其原本目的之慈善目的,可见这是非常高的法律门槛。

  OpenAI的原本使命是,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造福全人类。奥特曼会见这两州的总检察长办公室后,可能明白到假如OpenAI完全转变成营利公司,势必把获利目标置于公众利益之上,危及其原本使命,将会构成违法行为。

奥特曼在官方声明中明确表示,“在听取民间领袖的意见,并与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进行讨论后”,决定维持非牟利组织主导的管治架构。(图片来源:翻摄OpenAI官方YouTube影片)


法律挑战、外部批评成巨大压力

  事实上,OpenAI在2024年12月正式宣布转型计划后,随即面对来自OpenAI联合创办人、全球首富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法律挑战。马斯克指控OpenAI不但背离非牟利初衷,更没有遵守开源(Open Source)承诺,因此要求法院阻止该公司变成一家营利企业。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来自民间领袖的意见。2025年4月下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有AI教父之称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连同10位OpenAI前员工向加州与特拉华州法院提交的一封联署公开信,表明反对OpenAI公司重组,担忧此举将损害AI安全与公众利益。他们呼吁该公司应保持非牟利架构,这样才可确保AGI发展能够顾及公众利益。结果在公开信发出不到半个月后,OpenAI便宣布放弃重组计划。

  那么OpenAI转向后,是否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呢?答案是不可以。负责马斯克对OpenAI诉讼的首席律师马克·托贝罗夫(Marc Toberoff)指出,OpenAI的官方声明只是一种回避手段,而公司的慈善资产已经转移给奥特曼、微软与其他投资者,置公众利益于不顾。这番言论代表着马斯克不会放弃对OpenAI的诉讼。

马斯克认为,OpenAI已严重背离公司成立时的非牟利和造福全人类的初衷,并狠批OpenAI变得过度追求利润,更几乎成为微软的“实际子公司”。(图片来源:翻摄Tesla官方YouTube影片)


微软或会否决子公司变革新方案

  OpenAI前政策和道德顾问、公民组织Not For Private Gain负责人佩奇·赫德利(Page Hedley)表示,虽然乐见OpenAI搁置重组计划,但仍担心在现存公司架构下,董事会仍有义务要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再者,关键问题依然未有解决:在法律上OpenAI的商业目标是否仍从属于其慈善使命?OpenAI开发的AI技术所有权归属于哪一方?

  另一方面,微软作为OpenAI的最大金主,对公司决策拥有最终否决权,所以公司要推行任何重大变革,都要先征得微软同意。有消息指,OpenAI LP变成公益企业后,分配给微软和其他商业伙伴的营收比重可能会由20%缩减至10%。据悉,微软与OpenAI现正积极谈判新方案的细节。

  由是观之,奥特曼维持OpenAI由非牟利组织主导的管治架构,并计划将营利子公司转型为公益企业,试图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尽管如此,马斯克仍会在法律上对OpenAI穷追猛打,加上微软可能会对子公司变革提出异议,所以奥特曼现正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局。日后事态发展如何,仍有待观望。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智城物语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