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雷鸣天下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中美关税战,何时才是谈判良机?
雷鼎鸣
作者:雷鼎鸣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5-09 10:20:44

作者介绍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及荣休教授。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扭尽六壬,希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他打电话,但中方没有理会。什么时候谈,在什么条件下谈,还是干脆不谈,已是关税战博弈中,中国重要思量的战略。

  2017年特朗普政府下手对付中兴通讯,并要其缴交11.9亿美元罚款之时,中国官方把身段放得颇软,并无跟美国硬碰。但随后美国无理地不断打压华为,又启动贸易战,中国则沉着应付,谈谈打打,美国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拜登(Joe Biden)上任后,2021年阿拉斯加的中美会谈,时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说:“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是中国政策的拐点,从此中国对美国政府的意图不再存在幻想。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虽不是负责外交的官员,但他说美国不只是要中国的税,而是“要中国的命”,颇能反映中央的判断。但即使两军对垒,一样可以打打谈谈。中国为何目前仍不理特朗普?我相信有几个因素决定中国何时想谈,但不是现在。

待物价飊缺货,让美政客感到痛


  第一个因素是,中国明白美国政客与传媒过去近10年的反华抹黑,其产生的效果不是短期内便会消失。美国管治精英鼓动媒体反华,媒体抹黑中国的报道泛滥,使到政客即使知道与中国对抗并不符合美国利益,也不敢不人云亦云,以反华为己任,否则恐怕选票难保。在此态势下,政客愈是采纳鹰派路线,愈是能安抚心中深处恐惧美国被中国超越的不安感,所以就算中美可以很快在关税问题上达到协议,过不了多久,美国也会故态复萌,通过不同的途径企图霸凌中国。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免美国没完没了的找中国麻烦,最好的策略便是要美国政客感到痛,痛的时间愈长,他们的记忆便更深刻一点。对美国人民而言,当美国的高关税弄得物价飞涨,就业职位又回不到美国,经济且陷入衰退,他们便更能看清中国对美国的帮助有多大。现时美国民间仍有库存的中国商品,再多等两三个月,中国商品(药物、玩具、家电用具等等)再买不到,大家心焦如焚时,才是中国谈判的较好时机。拖得愈久,美国人民对关税战的危害便愈印象深刻,较难受骗。

美不停吹风与华贸谈,迷惑他国

  第二个因素是中美双方都在大搞合纵连横。美国用关税威胁其他国家,若不加入美国一伙打击中国,便加它们关税。中国则告诉这些国家,中国会顶着美国的压力,不会妥协,其他国家若不理会美国,团结起来,美国也不敢加关税,因为这不但会使美国孤立自己,而且飞升的物价也会使美国人受不了。美国的市场稍大于中国,但中国的制造业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各国亦知没有了中国,整个世界的生产供应链会大受破坏,大衰退或甚至萧条难以避免,但要它们有勇气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须做一个榜样,便是带头顶住美国。

  中国若与美国过早谈判,容易使人误会中国也受不住压力。美国不断吹风,说中国与美国一直在谈,便是想迷惑其他国家,要它们早日屈服。所以中国屡有声明,根本没有与美国就关税问题有任何谈判。至于中美的其他事项,两国有沟通渠道,则没有问题。

  第三个因素是美元与美债对美国财政压力不断加大。众所周知,美国政府欠下巨债,2025年4月,美国政府共欠公众28.96万亿美元债务,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互欠的则是7.26万亿美元,合共36.22万亿美元。此等债款更以平均每天44.2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更要命的是,虽然美国本应处在减息周期,但据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Joint Economic Committee)的纪录,各种形式的欠债平均利率居高不下,共达3.347厘,比1年前的3.277厘或5年前的2.213厘都要高。这自然推高了每年政府偿还利息的开支,且在可见的将来,难以下降。

  为何利率减不了?近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特朗普胡乱的关税政策。他的反复无常,连日本这个不敢得罪美国的国家也大沽美债。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近日股东会中,除了批评关税战完全错误,并且是一战争行为外,还十分看淡美元。此观点有道理,若非关税战,各国对美元的可靠性或许会乐观一些。

待美债压力沉重,更利中方谈判

  对中国而言,手中的美债也是谈判的筹码之一,卖出几百亿已足可引起市场震动。在关税战中,多等一会待美债压力更沉重时,才与美国谈判更有利。时间向中国倾斜,中国多等几个月损失不大,但美国可受不了。

  我相信这一两个月中国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谈不了也谈不出什么东西。中国可好整以暇的与其他国家扩展贸易关系。在美国发动的关税战后,这些国家也有强烈诱因发展与中国的贸易。

  若关税战美国输掉,它会否便痛改前非?不大可能,反而是会考虑其他手段,例如金融战攻击中国。美国胜不了中国,但中美相争的格局10年内不会根本改变。

【知识库】何立峰“接触”贝森特 释何讯号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期间,与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会面,标志着中美在经贸领域的高层接触。

  -这次会晤选择在瑞士举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瑞士的中立环境有助于避免外界过度解读;二是这次会谈被纳入中国与欧洲的交流框架,降低了中美直接对抗的敏感度。

  -中国官方的表述强调这次会晤是“接触”而非“谈判”,而美方则称这是贸易谈判的一部分;反映双方在关税问题上仍存在分歧。美方希望透过谈判缓和局势,而中国则强调不会为达成协议而牺牲原则。

  -这次会晤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进展,双方愿意坐下来谈已是一个重要讯号,但能否解决关税问题,仍需观察后续发展。

  (本文原载于5月9日《香港经济日报》)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雷鸣天下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