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5-09 09:23:03
踏入夏天,不少人开始关注健康,管理饮食或做运动减肥。不过,其实坊间有不少错误的运动及瘦身贴士,很有可能踩到减肥陷阱。日本就有节目邀请专家讲解瘦身的8大陷阱,做错随时引起反效果、愈减愈肥,而每周运动超过1个时间更会增加死亡风险,瘦身人士务必注意。
日本节目《日曜日の初耳学》曾请来专家石原新菜医生分享,列出以下8大运动瘦身陷阱,做错轻则导致反效果、白费工夫,重则有机会损害健康。
1. 起床后立刻做运动
都市人生活节奏快,不少打工仔都会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做运动,但石原新菜就指出,人在刚起床的时候容易血压上升,如果立刻做运动,有机会增加心肌梗塞或脑中风的风险,本身血压高的人更应该特别注意。她就
建议,应在起床最少1小时后才开始做运动。
2. 空肚或吃饱做运动
“空肚做运动更容易消脂”的说法时有耳闻,不过石原新菜就表示,这个时候做运动有可能令肌肉流失;她解释,空肚的时候身体缺乏制造肌肉所需的氨基酸和糖分,于是便会分解肌肉以提供能量,弄巧成拙。
另一方面,吃饱做运动则有机会引起消化不良、胃痛等不良反应,因为原本应该用作消化食物的能量被分去控制肌肉锻炼,继而导致肠胃活动受阻、消化迟缓。
3. 早上喝蔬菜汁/果昔
不少人会选择在早上喝一杯蔬菜汁排毒,但原来此举会令新陈代谢减慢。石原新菜解释,人在刚起床时新陈代谢较迟缓,而菠菜、芹菜等叶菜制成的蔬菜汁会令身体变得寒凉,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亦有同样的作用,比较适合在运动后饮用。
她建议,早上可以选择喝萝卜、南瓜等根茎类蔬菜制成的蔬菜汁,有助身体变暖,或者喝一杯热水便已足够。
4. 只做有氧运动
石原新菜指出,如果平时运动不足,一味做有氧运动会带来反效果,体重在稍微下降后很快就会停滞。她解释,有氧运动除了会燃烧脂肪之外,其实也会一并分解肌肉,而后者是维持基础代谢率、帮助脂肪燃烧的关键;如果只做有氧运动,便会进一步减少身体的肌肉,反而更易变肥。
因此,如要有效减肥,应该在做有氧运动的同时配合行楼梯、深蹲、“无影凳”等训练肌肉的运动。
5. 日行1万步并无意义
坊间不少智能手表都有计步器的功能,但其实订立“每日行1万步”的目标,对提升体力而言没什么帮助。有研究就显示,与步数相比,其实步行的质量更加重要;若想提升体力,应该改做“间隔性径步”,即快步行3分钟,再慢步行3分钟,每日做3组,只需坚持18分钟就能提升体力。
专家亦指出,快行的时候觉得有点辛苦代表正确,另外需注意3点:手肘尽可能向后提、步距要大,以及走路的时候脚跟要踢出去。
6. 每周运动超过130分钟
节目引述日本早稻田、东北及九州3所大学发表的研究,指出每周进行130分钟或以上的运动有机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比完全不做运动的人士更加危险。
研究结果亦显示过量运动会提升死亡风险,有健身教练就表示,其实每周做3次“刚刚好觉得吃力”强度的运动,每次维持30分钟便已足够。
7. 运动后冲热水凉/浸浴
不少人都认为运动后冲热水凉或浸浴有助放松肌肉,但其实身体为了排走肌肉中的疲劳物质,需要大量血液,而冲热水或浸浴会导致血液集中流向皮肤表面,继而导致疲劳物质无法排出,造成反效果。医生就建议,运动后应该至少隔30分钟才洗澡。
8. 运动后不注意补充
运动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后续亦需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医生就建议可选择喝味增汤,其主要成分为大豆,含有丰富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质,同时亦含有强化免疫系统、有助消除疲劳的精胺酸。
日吃5餐减肥法
日本医生日比野佐和子认为节食减肥又辛苦又不健康,于是她曾在电视上公开了自创的减肥餐单“日吃5餐减肥法”,将一日进食量分成5份,半年后不但成功“脱脂”,就连皮肤肌龄也变得年轻,人也精神了。
日本女模后藤圣菜后来也依“日吃5餐减肥法”减肥,成功在3星期内减掉了接近20磅!
第1餐
时间:早上7:30
餐单:香蕉乳酪+番茄奄列
香蕉乳酪加番茄奄列可以补充足够能量,番茄有助于降低血糖同中性脂肪,对减肥非常有效。
第2餐
时间:早上10:30
餐单:5、6粒坚果或蔬菜棒
可选择胡桃、杏仁果等坚果类,又或是蔬菜棒,将胡萝卜、小黄瓜等切成细长条状,糖分少之余,又能补充蛋白质及膳食纤维。
第3餐
时间:下午1:00
餐单:牛油果沙律+甜椒炒香菇+咖哩糙米番茄
以蔬菜为主,约为450卡路里。沙律加蔬菜有助提升饱足感,而糙米饱肚之余,比白米含更丰富营养,而且热量低。
第4餐
时间:下午4:30
餐单:燕麦片
建议可吃糖份低的燕麦片,约半碗分量,燕麦片含大量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肠胃蠕动,可改善便秘和排出毒素。
第5餐
时间:晚上7:30
餐单:荞麦面+蔬菜+鸡蛋
餐单以蔬菜为主,荞麦面营养丰富,日常食用对降低血脂也有一定的效用,而荞麦面加鸡蛋,可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蔬菜可选择海带、秋葵、小黄瓜等。
资料来源:大阪大学医院学博士日比野佐和子
研究实证:进食顺序影响血糖与体重
台湾减重医生萧捷健曾发文分享,空腹摄取高GI(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会引发快速糖化反应,导致身体大量分泌胰岛素,造成血糖剧烈波动,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萧捷健建议,只要在进食次序上做调整,就能有效改善这个问题。他亦引述一项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关于饮食和血糖的学术研究,指出先摄取蛋白质和蔬菜,最后再吃碳水化合物的进食顺序,相比先吃碳水化合物,更能显著降低餐后胰岛素反应,意味着身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处理血糖。另一项针对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先吃蛋白质和蔬菜再吃碳水化合物,能使人在饭后30分钟、60分钟和120分钟的血糖浓度分别降低28.6%、36.7%和16.8%,而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更显著降低73%。
正确进食次序:蛋白质、蔬菜、碳水化合物
显著降低餐后贮岛素反应
解决减肥期间蛋白质摄取不足
减轻餐后饭气攻心的影响,身体先利用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
资料来源:减重医生萧捷健
转载自晴报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