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7-22 13:13:54
曾任职澳洲联邦政府及外资跨国银行,并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及改革、发展政策,对有关问题具深入分析能力及独到眼光。
中国次季经济数据只能以“恐怖”来形容,实际上是硬着陆,连并不看好的笔者也成了过度乐观者。对其影响及根由务必作出深切理解及反省。
经济弱负面影响多
次季GDP增0﹒4%拉低上半年增幅至2﹒5%,当中农业表现不俗增4﹒4%,问题出在第二及三产业,分别只增0﹒9%及跌0﹒4%。当局指顶住压力取得增长及经济已企稳回升等,都是回避问题文过饰非,应正视现实及寻求对策。之前国务院曾说经济形势“严峻”,现在应说“凶险”。此种低迷状态对国家人民来说自是重大经济损失,每低一个百分点的GDP增幅便相当于永远失去逾一万亿元人民币收入。但同样重要者是几个不利影响;(一)更难应付外围震荡,下半年国际情况或更恶劣。(二)更欠信心抗衡西方遏制,而美国正不断强化对华打压。(三)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由增长引擎变为拖累,入口放慢的影响尤不容忽视,对东西地区的压力更须注意。这又将反过来不利于中国,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中国经济的失速原因必须弄清楚,不能像许多内地评论一样归责于疫情。今天中国经济有两种效应迭力:一是疫情的短期波动,二是较长期的软着陆。疫情冲击看来已见底回升,问题是回升能否持久及有多强。至于软着陆则已有多年,GDP增幅不断下降疫态日甚,只是当局漠视警号,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等虚话来掩饰。因此即使疫情过去影响消除,还要看当局有无能力解决软着陆背后的问题。
欠信心引致硬着陆
正如笔者过往预告,最新情况显示当软着陆累积一段较长时间后,便会由量变到突变引发硬着陆。两年前武汉疫情时GDP曾有一季见负,但这只属波动而非硬着陆,主要是信心未失,故疫后反弹不错。今次疫情相对温和得多,且各方已有两年经验,理可应对得更好。但不同的是疫情成了突变触发器,令信心丢了。特别是有不少现象为笔者观察中国多年亦首见者,包括:(一)出口意外强劲而产业升级势佳,但仍拉不起经济,显示消极因素甚盛。如次季无出口支撑,增长应最少跌1%。(二)疫后消费无反弹,618及汽车售额平淡,后来汽车反弹只是因政策补助。有评论指“报复性消费”已变成了“习惯性节约”,人民因对前景看淡储蓄向上升。(三)大量企业亏蚀、违约、破产和关闭,造成大裁员。即便业绩尚好者如美的、阿里等亦减肥。年青失业近两成,大学毕业生找工难,有的本来由企业预约聘请的也丢工了。(四)融资需求弱,钱放下去只会沉淀。6月融资大升,但居民中长期信贷仍在收缩,不借贷更有钱便还贷。官方发债翻番但企业发债及股市集资缩水。至于最新一轮刺激措施效果如何,可说必无大用,且有不良副作用,容后再谈。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