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3-02-10 13:01:58
曾任职澳洲联邦政府及外资跨国银行,并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及改革、发展政策,对有关问题具深入分析能力及独到眼光。
中国公布去年人口出现了61年来首次负增长,减少了85万人。许多学者早已预计中国人口会见顶回落,但都没想到会提早于去年开始,且在人数只稍逾14亿之时,其意义为何值得探讨。
刺激生育措施有必要
人口下降乃因出生率下降,导致新生人数在几年间由2000万跌至1000万,去年更首次跌穿千万至900多万。人口下降乃老化之外又一严重问题,不单会令老化加速,还可令经济规模收缩,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就此事有几点须予澄清:(一)其影响不会一下浮现而只会渐进到来,但应对措施必须及早推行,因其生效有很长的时滞效应。对有关影响不宜夸大又不能忽视。(二)人口下降后难逆转之说并非必然规律,中国控制人口成效显著全球称冠,故同样可在增加人口上创造佳绩。关键是能否及早出台有效刺激生育政策,单是放宽生育禁制未必足够。(三)就刺激生育不少人建议发放生育补贴以减轻养育成本,但更需要的是改善相关服务如托儿、医护及教育等。养儿不单是成本问题还有方便的问题。这也涉及贫富差距:补贴及服务提供应主要面向基层群众,中上及上层的有足够资源可自行处理。(四)人口下降是总量问题,至少在达致民族复兴目标前中国有必要维持人口相对稳定,即便不增加也不应下降。特别是当中美对抗恶化和西方日益拉拢印度反华的地缘政经形势下,维持人口不减甚至微升乃恰当的战略选择。
要发展新型农业
当然合理的人口水平还要看承担能力,而这主要是看科技水平,人口总量可随技术水平提高而非一成不变。以中国目前的科技及生产能力足可维持14亿甚至更多的人口。人均自然资源偏低的制约可随科技发展而松动。中国不少矿产资源包括入口依赖高的油气尚待开发,尤其是在大西部。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绿化,化石能资源将加快贬值,应及早开发用掉。其他贵重矿产的替代品也将日增。农产方面中国口粮自给率九成多,并无供应安全问题,入口依赖高的是饲料粮尤其是大豆。最近中央十分重视粮产安全问题,强调要保证农田面积及扩建稳产高产田。这些都是自5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的策略,在今天仍然适用。但也应注意现代科技已提供了其他途径,可总结为新型农业,即农产的工厂化、自动化及数字化等发展趋势。更尖端的是人工合成淀粉质。此外还有各种农业新型态如光伏与农业并行、深海养殖、城市种植及非传统食物资源的利用等。这些方面中国已当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中央宜加强组织开发利用及推广活动。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