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预期大起大落 日银掌门一进一出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返回正文
用户评论↓倒序
2
  • 2023-03-13 11:38:06美国硅谷银行(SVB)发生挤兑引发破产危机,金融风暴冲击美股,美国官员周末出面灭火,保证银行客户今(13日)起都能取得存款,联邦政府也宣布采取行动,保障客户存款并阻止SVB倒闭可能扩大引起的任何金融风暴。[回 复]
  • 2023-03-13 10:51:38硅谷银行储户是风投创投公司,这方面影响较大[回 复]
  • 2023-03-13 10:49:32硅谷银行储户最多拿回25万美金,剩下的要等处理后出结果估计能拿回七八成,美国两天开会应对流动性危机,但事件会外溢到世界各地,影响多大是未知数[回 复]
  • 2023-03-13 10:45:28“硅谷银行对我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来也科技)的董事长兼CEO汪冠春告诉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的记者说,“我们在他们那里开了第一个银行账户,当时像花旗之类的公司都不愿意和我们合作时。”

    汪冠春表示,SVB的倒闭“可能会使中国的初创企业更难从美国投资者那里筹集到资金,至少在短期内”。

    早在SVB危机之前,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的科技行业在美国融资就遇到了困难。新情况只会令其境况雪上加霜。

    据彭博社报导,在SVB被美国监管机构关闭之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告诉客户,位于加州的贷款机构的运营和流动资金仍然良好。

    杭州一家自动化软件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Michael Wang告诉《信息时报》,在硅谷银行倒闭前几个小时,风险投资公司敦促他立即从SVB中撤出资金。

    “你不能等待。没有人知道风险有多大,”他说。

    硅谷银行的倒闭在美国引发了对银行业危机蔓延的担忧。10日,几家地区性银行的股票承受巨大压力,令更广泛的贷款行业感到不安。

    旧金山的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其股价在10日早些时候下跌了49%,全天下跌14.8%。总部位于洛杉矶的PacWest Bancorp银行和总部位于凤凰城的Western Alliance Bancorporation的股价分别下跌了37.91%,20.88%。

    美国大型银行表现不一,摩根大通股价上涨2.54%。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股价下跌不到1%。高盛集团的股价同期下跌4.22%。

    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在内的中国科技巨头的股票10日也遭遇了下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交易中下跌了1.7%,创下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回 复]
  • 2023-03-13 10:21:18法新社报导,叶伦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访问时指出:“我们希望确保一家银行所存在的问题,不会扩散至其他健全的银行。”

    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发表声明指出,联准会将根据简易程序于13日上午11时30分起召开理事会闭门会议,主要将检视并决定联邦准备银行收取的预付利率及贴现率。

    联准会未阐明更多细节,但此举发生在硅谷银行倒闭后。美国联邦监管机构10日宣布硅谷银行关闭,这是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最大银行业危机。
    [回 复]
  • 2023-03-13 01:11:18原来是这样滴,河南人,呵呵
    2023-03-12 19:33:02

    啦啦,这叫手段,这手段不违法,合情合理,你得好好学学。

    2023-03-12 11:16:04

    朋友离婚的河南前妻,一来香港就要假离婚拿政府救济,有些人不知怎么说好了

    [回 复]
  • 2023-03-12 15:38:40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轰然倒塌,是自2018年次贷危机以来最严重的银行业危机。华人资深投资家指出,硅谷至少半数的初创公司都与这家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失败将重创高科技产业。不过,11日传来首富马斯克有意收购,这无论如何都是个好消息。[回 复]
  • 2023-03-12 12:04:51川普说新冠令美国损失五十万亿美元,追责就没命,所以必须站队[回 复]
  • 2023-03-12 11:16:04朋友离婚的河南前妻,一来香港就要假离婚拿政府救济,有些人不知怎么说好了[回 复]
  • 2023-03-12 11:05:19近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降温迹象。据报,不少动力电池厂商曝出现订单不足、产线停工、缩招员工等现象。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的情况只是开始,产能过剩将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蔓延,行业或会出现一定规模的裁员。

    时代财经3月10日报导,头部电池企业一位中层人士杨海(化名)透露,订单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或是当前大多动力电池厂商面临的问题。另有专注于锂电行业的猎头表示,相较于2021年同期及2022年年中,目前的动力电池行业景气度已经明显降低。

    业界认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降温,主要原因在于下游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放缓。

    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1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6.1GWh,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55.4%。

    三线动力电池企业工程师王晓(化名)透露,公司今年上半年基本没有社招计划,感觉行情比前两年差一些。

    在业界人士看来,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降温,一定程度源于下游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

    据《第一财经》3月6日报导,中创新航订单不足致部分员工离职;另有接近宁德时代的知情人士称,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也出现了下滑现象。根据年报数据,2022年末,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利用率为83.4%。

    一位电池企业中层人士透露,今年以来,有多家电池企业的部分生产基地产线处于停工状态,即便在运转的也大多是做储能电池的,原本建好的基地开工时间往后延,产线生产人员出现一定人员流动情况。

    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表示,当前很多电池企业都在去库存、缩产能,出现产能利用率下降、产线停工、人员流动等情况很正常。若无意外,今年动力电池行业将面临产能过剩,目前的情况只是开始,产能过剩将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蔓延,不具备规模实力的中小电池商将面临较大风险。在此背景下,行业或会出现一定规模的裁员,从一线的生产人员到一般职能岗位,情况严重的话,也可能波及到部分企业的核心研发及中高层管理层。
    [回 复]
  • 2023-03-12 10:58:112月28日,寒武纪披露了2022年业绩快报,其中显示,2022年,寒武纪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1.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达11.66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41.4%。

    随着2022年再度亏损11.66亿元,过去5年时间,寒武纪累计亏损总金额扩大至40亿元。

    在业绩快报中,寒武纪给出了巨亏的3大理由:研发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增长。

    当初顶着“AI芯片第一股”光环上市的寒武纪,至今仍流血不止,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
    [回 复]
  • 2023-03-12 10:52:06只有小部分客户可能拿回所有的存款

    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监管的银行在倒闭时,其客户在该银行的每个账户最多可以获得25万美元的保险。

    一些客户可能会得到FDIC退还其全部存款,但在银行存款金额高达数百万美元的企业和个人可能会看到只有很少的资金返回。

    FDCI周五表示,受保的储户可以在下周一(13日)早上取走他们的钱。对资金超过保险上限的储户,其未投保的余额部分可领取接管凭证,证明在FDIC出售其资产时,银行欠他们多少钱。

    倒闭刺激了对银行业更广泛的关注

    硅谷银行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它的崩溃刺激了人们对整个银行业更广泛下跌的担忧。

    美国三大股指周五收盘时都有超过1%的跌幅,因为大小银行股价都出现了暴跌。

    CNBC报道,还有几家银行的股票跌停,包括First Republic、PacWest和以加密货币为重点的Signature银行,甚至高盛和美国银行的股票也受到了打击。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周五召开了联邦银行监管机构会议,讨论硅谷银行倒闭造成的持续损害。

    她表示,她对银行业监管机构采取适当的应对行动充满信心,并指出银行系统仍然具有复原力。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塞西莉亚‧劳斯(Cecilia Rouse)周五也告诉媒体,她相信2007—2008年危机后实施的银行业管制将使经济免受更深的伤害。

    虽然硅谷银行的倒闭可能对数十家科技公司和数千名行业工人造成破坏,但部分银行业专家相信,它不会在该行业引发更广泛的危机。

    因为他们认为,硅谷银行是一个特例,其太过依赖主要科技公司的增长和整个科技行业的财务健康,并且非常容易受到加息的损害。

    联邦金融分析公司的管理合伙人凯伦‧佩特鲁(Karen Petrou)在周五的推文中说:“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起来与大多数美国银行完全不同。这不是系统性的,但它不应该发生。”
    2023-03-12 10:50:54

    硅谷银行是科技界的一支重要助推力 硅谷银行成立于四十年前,致力于为初创企业和风险资本服务。根据该银行的网站,在美国所有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和生命科学公司中,有近一半在与他们进行合作。客户包括电商平台Shopify、招聘平台ZipRecruiter和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等。 金融分析机构Wedbush的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说,硅谷银行倒闭是一个“噩梦”。 “这将对整个科技生态系统和硅谷私营公司的动脉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艾夫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SVB是科技初创行业的一个基础部分,它的倒闭将对科技创业公司未来的融资产生制约性影响。” 即使不是硅谷银行的客户,科技企业也可能会受到其关闭的影响,尤其是对延迟发放工资的最直接影响。 使用硅谷银行的工资处理公司Rippling的首席执行官帕克‧康拉德(Parker Conrad)说,本周工资支付将出现延迟。 他在Twitter上说,他们专注于让受影响的员工尽快拿到工资,今后,Rippling将使用摩根大通银行支付工资。 高利率的受害者 硅谷银行受到了美联储近期一系列利率上升的沉重打击。这是利率对科技领域造成最新打击的又一例证。 因为科技公司及其创建的生态系统对利率上升高度敏感,许多公司,特别是初创公司是在高额债务的基础上运作的。 此外,因为加息后,企业面临更高的借贷成本,而且加密货币价值的急剧下降也从许多科技企业资产缩水,风险投资和其它风险较高的投资形式已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 有些大的科技企业宣布裁员来应对美联储利率的上升,包括Facebook母公司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亚马逊等一些美国最大的公司。这三家的裁员人数已达4.1万人。 崩溃来得太突然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像硅谷银行这样大的银行是很罕见的。而且这种机构在工作日宣布接管银行的情况就更少见。 通常上,FDIC会在周五股市收盘后宣布其接管和清算一家银行的决定,以限制对客户的潜在损害。 但硅谷银行崩溃的速度促使银行监管机构根本不想等,此举让银行业专家和行业分析师感到震惊。 硅谷银行的死亡漩涡始于周四(9日),在其高管宣布计划筹集多达17.5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撑其账面后不久。 由于客户挤兑,纷纷寻求撤出他们的资金,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于周五(10日)介入,接管了银行。州政府机构查封了硅谷银行,并将其移交给FDIC。

    [回 复]
  • 2023-03-12 10:50:54硅谷银行是科技界的一支重要助推力

    硅谷银行成立于四十年前,致力于为初创企业和风险资本服务。根据该银行的网站,在美国所有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和生命科学公司中,有近一半在与他们进行合作。客户包括电商平台Shopify、招聘平台ZipRecruiter和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等。

    金融分析机构Wedbush的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说,硅谷银行倒闭是一个“噩梦”。

    “这将对整个科技生态系统和硅谷私营公司的动脉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艾夫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SVB是科技初创行业的一个基础部分,它的倒闭将对科技创业公司未来的融资产生制约性影响。”

    即使不是硅谷银行的客户,科技企业也可能会受到其关闭的影响,尤其是对延迟发放工资的最直接影响。

    使用硅谷银行的工资处理公司Rippling的首席执行官帕克‧康拉德(Parker Conrad)说,本周工资支付将出现延迟。

    他在Twitter上说,他们专注于让受影响的员工尽快拿到工资,今后,Rippling将使用摩根大通银行支付工资。

    高利率的受害者

    硅谷银行受到了美联储近期一系列利率上升的沉重打击。这是利率对科技领域造成最新打击的又一例证。

    因为科技公司及其创建的生态系统对利率上升高度敏感,许多公司,特别是初创公司是在高额债务的基础上运作的。

    此外,因为加息后,企业面临更高的借贷成本,而且加密货币价值的急剧下降也从许多科技企业资产缩水,风险投资和其它风险较高的投资形式已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

    有些大的科技企业宣布裁员来应对美联储利率的上升,包括Facebook母公司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亚马逊等一些美国最大的公司。这三家的裁员人数已达4.1万人。

    崩溃来得太突然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像硅谷银行这样大的银行是很罕见的。而且这种机构在工作日宣布接管银行的情况就更少见。

    通常上,FDIC会在周五股市收盘后宣布其接管和清算一家银行的决定,以限制对客户的潜在损害。

    但硅谷银行崩溃的速度促使银行监管机构根本不想等,此举让银行业专家和行业分析师感到震惊。

    硅谷银行的死亡漩涡始于周四(9日),在其高管宣布计划筹集多达17.5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撑其账面后不久。

    由于客户挤兑,纷纷寻求撤出他们的资金,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于周五(10日)介入,接管了银行。州政府机构查封了硅谷银行,并将其移交给FDIC。
    [回 复]
  • 2023-03-12 10:48:55美国监管机构周五(3月10日)关闭了硅谷银行(SVB),标志着自2008年经济衰退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并在整个科技界和银行界引起震动。

    联邦保险公司(FDIC)成立了圣克拉拉国家银行,接管硅谷银行的存款和其它资产,但突然的关闭消息直接影响到了科技公司,有些公司甚至发愁如何确保员工获得工资。

    根据彭博新闻社的分析,在硅谷银行的1610亿美元存款中,超过93%没有得到FDIC的保险。

    这次关闭将对科技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并刺激了对美国银行体系的额外关注。根据美联储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拥有约2,090亿美元的资产。迄今为止,它是自2008年金融系统崩溃以来倒闭的最大的一家银行,仅次于危机时期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 Inc.)的关闭。

    以下是国会山报(The Hill)总结的关于硅谷银行倒闭的五件事。
    [回 复]
  • 2023-03-12 10:25:08硅谷银行破产的第二天,另一家银行门口出现人龙排队取款,市传涉十家银行[回 复]
  • 2023-03-12 09:58:39国内厂商就算拥有1nm芯片的设计、封测能力又如何,制造跟不上,设计出来也就是假的,就像华为,拥有3nm芯片设计能力,一样没法制造,麒麟芯片依然是绝唱。

    所以制造是所有国内芯片厂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芯片制造是目前国内芯片企业最弱的一环,而这一环就决定了国内芯片的真实的能力,因为一旦卡脖子,别人不给你代工了,空有1nm芯片设计能力,也是空。

    而制造能力,其实又取决于各种半导体设备的能力,就像木桶理论一样,真实水平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的短板的能力。

    目前在所有的半导体设备中,国产最弱的是光刻机,分辨率仅达到90nm,远远的落后于其它设备了。

    所以如果真要全国产化的话,我们的真实芯片能力,其实还是在90nm,现在之所以达到14nm,是因为采用了进口的设备,而这一定程度上而言,是给大家造成了我们真正实力已经达到14nm的“假相”。

    一旦形势到了最坏的时候,谁给你光刻机?谁给你制造芯片,还得看自己的真本事,所以说实话,只有把光刻机等设备发展起来,中国芯片产业才算是有了基础,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别看现在可以搞定14nm,但一制裁,马上就有可能回退到90nm
    [回 复]
  • 2023-03-12 09:55:02《华尔街日报》3月10日的报导披露,去年,中国恒大集团(China Evergrande Group)以及其他数十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发生美元债券违约,总额高达300多亿美元。这些开发商与境外基金管理机构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漫长且艰难的谈判”,但相关的谈判进展不大。其中,背负着超过200亿美元国际债务的恒大集团,已两度错过提交境外债务重组计划的截止期限。

    报导披露,一些基金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购买了花样年控股集团、中国恒大和佳兆业集团控股等公司的美元债券,如今债务重组工作进展的缓慢已经让这些国际投资者付出了代价。

    报导说,国际债权人已“耐心渐失”,债务重组谈判的停滞势必拖累整个行业的复苏进程。曾经是中国经济关键驱动力的房地产行业,如今已经成为了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领域。

    标准普尔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的报告也指出,中国房企去年至少有超过300亿美元的国际债券未能及时偿付,而陷入困境的开发商与债权人僵持的时间越长,购屋者对于从该开发商手中买房就越没信心。

    据报导,在标普全球评级最近举办的一次会议中,逾78%的与会者认为,大多数中国房企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与投资者的谈判;还有约80%的人士认为,投资者能拿回的金额仅相当于面值的30%或更少。

    财经数据供应商慧甚(FactSet)则指出,去年秋季中国房地产公司的违约美元债券价格,已跌至不到面值的10%。
    [回 复]
  • 2023-03-12 09:50:21股价暴跌60%后,硅谷银行光速破产!

    中美两国的科技创投企业都慌了!

    网传美团创始人王兴在线求加维权群,疑似有大额存款损失。

    原本,河南村镇银行爆雷,已经令许多中国人感慨,这钱存在银行里也不安全了。可在大洋彼岸,硅谷银行的破产,直接损害的不是底层人民的利益,而是中美高科技企业的利益。
    [回 复]
  • 2023-03-11 23:38:24表面上影响风投,有可能在全球卖股票,中国也脱不掉滴[回 复]
  • 2023-03-11 23:36:54硅谷银行破产,二三线银行可能连环爆垒,因为买入低息债券,加息后争相提款买高息产品,因挤兑出事了。问题这种情况在二三线银行普遍发生,都是加息惹的祸[回 复]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倒序
2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