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领导股票零售资料研究团队专责分析香港及内地股票市场,亦负责研究和分析基金、债券及结构性产品,寻找与股票相关的各类资产类别的投资价值。
近期港股市场持续回落,市场对美国向全球加征“对等关税”的忧虑挥之不去。从走势来看,恒指短期或有机会下试22700点一带的支持。而随着近段市况回落,不少投资者关注港股是否已经到了可以部署反弹的时机。在此,笔者与读者分享一些有趣的统计数字。
通常,投资者在考虑部署买入指数或股份的时候,往往会结合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盈利状况、指数或股份的技术指标走势、市场交投活跃度等等的一系列因素。但如果作为一个新手,面对港股市场完全是一张白纸,不考虑上述任何因素之下,那么,什么时候买入港股的值博率较高?
纵观过去30个完整年份(1995年至2024年),若每年将港股的表现按月份来作出统计,当中有高达9个月份,在过去30年录得升市的比例在40%至60%之间。也就是说,过去30年里,1年12个月之中,港股75%的月份时间,在统计角度是看不出明显的传统上升月份(大于50%)或明显的传统下跌月份(大于50%)的。
那么剩余的3个月份(占比25%)呢?答案是全都是传统升市。这3个月份分别是4月、10月及12月,三者在过去30年,录得上升的概率均超过60%。当中,4月出现上升市况的概率最高,30年之中出现了22年,概率超过73%!因此,在港股市场,亦有“最强4月”的说法。
那么,港股升市较多出现在4月,是属于巧合还是有因素支持?笔者认为,这背后存在一定的合理可能性,包括(一)历年中国传统春节日期,一般处于1月底至2月中下旬之间,3月为复工复市逐步正常,投资者情绪经历长假放松后,逐步归来的开端月份,为4月市场参与度恢复正常打下基础;(二)港股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年报公布时间,一般集中在3月,当过去一年的盈利公布后,市场有了盈利数据,投资者开始逐步分析、部署基本面优秀的心水股份;(三)4月是美国议息的“空窗期”,投资者对利率环境变化的焦点,可以在短期内转移。
当然,以上只是从统计角度与读者所作的分享。投资入市,投资者应当做好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及分析,而非盲目入市。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