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及荣休教授。
国际贸易环境波谲云诡,特朗普放言要取得格陵兰,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又说“收回”巴拿马运河,这些都不易实现,却反映美国十分希冀控制北极及贯通太平洋及大西洋咽喉航道。
特朗普放言“收回”巴拿马运河,长和(00001)放售港口卖给美资引起轩然大波,暗示也许美国对争夺港口管理的话语权甚感兴趣。(AP图片)
关税航道港口战,各方皆受害
长和(00001)打算把43个港口卖给美资全球最大的资金管理公司贝莱德,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争论仍甚嚣尘上,这暗示也许美国对争夺港口管理的话语权甚感兴趣。但航道战或港口战与关税战几乎是同一回事,只是贸易战的不同手段而已。
关税战虽不会有赢家,交战各方都会蒙受其害,但其实它已是贸易战各手段选项中较易操作及较少损失的方法。政府抽了关税,等于从本国消费者手中抽了针对某些进口产品的销售税,人民多付了税,损失了,但政府却多了收入,虽然不难证明人民的损失数值大于政府收益,但部分损失被收益填补,有时也可撑下去。
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前总统拜登(Joe Biden)为了减少美国贸赤及要遏制中国崛起的关税战却显然失败,看看数字便知。从关税战之前的2017年至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贸赤,虽然共减少了21.3%,但美国对全球的贸赤却上升了77.7%。反观中国,同一时期,对世界的贸易盈余却增加了119.8%,货品进出口总额也上升了50.1%。
美国如此失威,总要在别的地方找回面子。我不说找回“利益”,因为美国的新做法依然可能在损害自己利益。控制航道及控制港口,都可增加对手的贸易成本,起到与关税近似的效果。
不过,航道战或港口战与关税也不是没有区别。封锁航道会迫使船只绕道而行,运输成本大增或甚至货物无法通行。港口收费剧增可起到近似效果,但要看港口所在地的主权国家是否容许管理公司胡来,亦要看看是否存在竞争,你加了价,船都跑到别个码头。我们可视封锁航道或收港口费是有关方面长臂管辖的手段,我虽没法在别国加你关税,但一样可靠加港口费或逼你走远路而增加你的贸易成本。
收港口费控制航道,物价势更贵
但这些策略亦会对己带来不妙后果。运输成本增加了,不但进口不利,同时也会打击出口。美国若用此等方法,等于增加了进口税及出口税,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只禁别的国家的船或只对别国的船收取昂贵港口费?帮助也不大,今天的贸易是基于生产供应链的贸易,一个产品的生产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增加了运输成本后,最会发生的,便是什么都贵了,人人都损失。
不同的国家对关税战、航道战、港口战会有不同的态度。中国是全球自由贸易的最大得益者,贸易使中国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改革,所以支持自由贸易,也明白“人类命运共同体”值得推动。中国在世界多个港口有管理权,最符合中国利益的便是降低贸易成本。关税也不想搞,RCEP等项目也是以撤除关税为目标,怎会无端控制港口或航道阻碍贸易?
美常误用关税遏对手,屡试屡败
但美国不同,她的政客十分愚蠢,历史上常错误地以为可利用关税去保护自己,打击假想敌。虽屡试屡败,毫无成绩,但他们总还是要试的。所以若港口为他们掌管,航道为他们控制,的确可能出事,累及各国。例如若巴拿马为其所制,加勒比海的国家便应担心从中国输入的货品是否会更贵。
长和掌管43个港口时,中国不用担心,也不用干预,长和中立,最符自己利益和世界利益,若港口落在美国手中,情况大不相同。美国关税战失败了,会否改为利用码头收费来破坏贸易?谁也不能说美国无此意图。
上文说美国的政客有时会十分愚蠢,常做自残之事。历史上的案例甚多,1930年两名共和党议员推动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便是教科书级数的反面教材。上世纪20年代美国因为电气化及出现了汽车、货车、拖拉机等工具,生产力大幅上扬,产品数量大增,不易找市场售卖,这两位议员竟然祭出保护主义大旗,对2万多个产品征收美国史上第二高的关税。当时有1,028位经济学家,其中部分颇负盛名,联署反对这法案,福特汽车的福特更把此法案称为“经济上的愚蠢”,但参众两院还是通过了法案,胡佛(Herbert Hoover)总统也签了名。
它的后果是什么?多个国家实施了报复性关税,有些国家的人民抗议了,不加关税但也少买美国货。在有征关税的货品上,平均税率高达59.1%,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皆跌。据近年的一份研究,在有对美国报复的国家,美国的出口少了28%至32%,光只是抗议一下的,美国出口也少了15%至23%。要知道,当年正值大萧条,经济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法案把大萧条的杀伤力更大大地加深了,不明白贸易的好处,及不信别国有力还击,正是30年代及今天美国政客的通病。有此背景,中国不能不寸海必争。
【知识库】长和卖港口事件簿
-长和3月4日发布公告,与贝莱德(BlackRock)财团原则性达成交易初步基本条款协议,长和拟出售包括集团的非中国港口资产,包括近期陷于政治争议的巴拿马港口。
-港澳办多次转载质疑长和出售港口并非“普通的商业行为”的评论文章,指交易引起“国人高度关注和强烈质疑”,并促“面对大事大义大节,有关企业当三思,应好好想想有关问题的性质和要害是什么”。
-彭博社引述匿名消息指,长和正继续推进交易进行,各方正在着力完成尽职审查、税务、会计帐目等交易细节,目标如期4月2日前签署协议。
-另有消息指,港府在3月4日得知长和宣布出售港口业务后,立即与长和商议如何寻找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原载于3月29日《香港经济日报》)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