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终结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返回正文
用户评论↑顺序
1
  • 2025-04-06 21:08:28華爾街日報3日報導,川普日前宣布對中國加徵34%對等關稅,加上今年2月及3月共加徵的20%關稅以及拜登政府及川普第一個任期向中國徵收的關稅,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目前約近70%。

    報導引述經濟學家評估說,川普對中國徵收巨額對等關稅,可能會給全球經濟帶來新問題,就是價值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會尋找新市場;高關稅可能導致部分輸往美國的中國商品轉移到其他市場,加劇多個國家正在應對的「中國衝擊」(China Shock)。

    報導表示,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約4400億美元的商品 ;2023年美國進口的鋼鐵產品1/5來自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超過1/4來自中國、進口的鞋類1/3來自中國、進口的玩具3/4來自中國。另美國91%的雨傘從中國進口。

    報導表示,中國出口近年激增已加劇中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間的緊張關係,中國出口商若將原本輸往美國的商品轉移到其他國家,可能會加劇這種緊張關係。

    自從川普2018年發起貿易戰以來,不同國家已對中國祭出近500項反傾銷裁決和調查。經濟學家警告,這種骨牌效應凸顯了貿易戰升級的速度之快,隨著各國祭出報復性措施,各國紛紛築起貿易壁壘,將有更多國家被捲入其中。長期研究全球貿易的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白提斯(Michael Pettis)表示,「真正的火藥味還沒開始呢。」

    其他國家要承接原本流向美國這個龐大市場的中國出口量,將會相當困難。

    華盛頓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美國財政部前官員塞瑟(Brad Setser)表示,「在美國提高關稅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其他大型市場能輕易吸收中國龐大的製造產能。」

    經濟學家指出,緩解貿易緊張的其中一個方法,是中國應該加大國內支出,也就是「賣給中國人」,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吸收中國的工業產能,也能增加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需求。
    [回 复]
  • 2025-04-06 22:30:43川普成功了,每天进账关税10亿美元

    四至六万亿资金杀进美国,银行水浸

    大量投资蜂涌进各州,美国九万家工厂,大量工业区免税,1-3个月就能搬厂进驻
    [回 复]
  • 2025-04-06 22:35:5665%关税苹果也不能在中国生产,砸五千亿在美国开厂

    红红火火,美国奔头来了

    当然斯人独憔悴,加速萧条
    [回 复]
  • 2025-04-06 22:41:24川普周末打高尔夫,没有联手反制,都排队飞美国求跪

    川普赢了
    [回 复]
  • 2025-04-06 22:50:06美国的强大,是一万亿的逆差给别国赚,才有四小龙和中国的崛起

    肯吃大亏别人才认你当老大

    川普拨乱反正,只收一半关税,吃亏一半
    [回 复]
  • 2025-04-06 22:54:11美国吃亏一万亿,然后引诱买美债投资美国,资金重回美国,补充经常账,这又是高深的操作,令美元成为别国储备货币[回 复]
  • 2025-04-06 23:09:51二战美国50亿租借法案给武器装备苏联

    战后给140亿欧洲重建

    美国吃大亏才被认作老大,北约美国负责七成军费

    美国乱花钱才负债37万亿,川普在拨乱反正
    [回 复]
  • 2025-04-06 23:24:43美债由中日沙特持有,还有美国的退休基金,中国抛美债市场轻松消化,真别把自己当回事,美国的企业个人太有钱,苹果手持一万亿现金富可敌国[回 复]
  • 2025-04-06 23:31:37欧盟叫板美国,财政部指挥,对冲基金索罗斯领头做空欧债,做空欧元,打得欧盟服服帖帖,又称欧债危机

    九十年代美国干倒了日本,日本迷失35年
    [回 复]
  • 2025-04-06 23:36:18现任财长得意之作在华尔街合伙索罗斯击溃了英镑,真能打的,不是靠吹[回 复]
  • 2025-04-07 00:27:32川普对中国课征高关税的时候,中国企业开始闪避,透过第三方来间接出口到美国,有时候被形容为在“洗产地”。于是,美国对中国加关税,中国企业未必就真的去付钱。

    这一次川普的对等关税,如果你仔细看一下,恰好把中国的洗产地的地方,这些所谓的第三方,像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尼,孟加拉,都被列入高关税,他们其实都是制造业或代工,然后再出口到美国。简单讲,现在中国企业不能利用这些第三方来间接出口到美国了,因为他们也有关税的问题。

    所以,这一次的川普关税,有几个重点,首先是延续川普第一任对中国的高关税,非常有针对性,再来就是把可能替中国洗产地的第三方国家也列入高关税。这些国家恰好加起来都是制造业或代工。

    如果他们是以低工资来取胜的话,通常他们大概也没有能力去美国投资设厂。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国的人工成本高,所以同样的制造业,在美国的生产模式肯定是高度自动化,大量使用机器人与各种软件。

    看来看去,真正有能力去美国投资设厂的,主要是日本与台湾,还有韩国,所以,如果这三个东亚国家真的去美国投资设厂,那他们可能会顺便吃下那些帮中国洗产地的第三方国家的订单。

    全球化确实结束了,国际分工型态正在重组,美国要复出江湖,振兴制造业,重新成为制造大国,不再依赖从国外的进口,至少要降低进口,然后,如果看到贸易逆差缩小,那就是顺便赚到的。

    我是说,表面上川普针对贸易逆差,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全球化之下的外移产业找回来,不要再搞外包与进口了。

    总之,现在的局面,真正伤害到的,应该是那些所谓出口导向经济体,如果你对出口的依赖没那么高,对内需市场的依赖更高的话,你受的伤就会比较小。

    出口导向经济体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当然还有台湾,还有越南,等等,他们会感受到全球贸易的收缩,供应链的大调整,这需要一个过渡期。

    所谓的出口导向经济模式,就是以美国为终端销售市场,所以,当美国不再那么方便,不再让你的生产那么容易销售出去,那就意味着二战结束以来的出口导向时代正式结束了。

    毫无疑问,这对中国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因为中国对出口的依赖远远高于美国。

    如果全球贸易因此收缩,美国固然会受伤,但是中国的受伤会更严重。也就是说,川普的高关税策略,有可能把出口导向经济体拖下水。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旦中国不能顺利推动出口导向,那么中国经济还会更糟糕。
    [回 复]
  • 2025-04-07 00:31:11目前这样的局面,是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见,史无前例,所以从企业到金融市场,大家都要摸索一阵子。现在去猜测接下来的发展,都有一点过早,因为美国这边也不太确定其他国家会出现怎样的反应模式。

    很可能最后大家的竞争力,表现在应对高关税之下的弹性,谁的弹性高,应变能力强,谁就最后脱颖而出,把别人的订单都抢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口导向的结束,会带来地缘政治的大变化

    美国提供出口市场,让别人卖进来,中国提供制造基地,然后出口到外面。于是,美国总是有贸易逆差,中国总是有贸易顺差。

    贸易失衡状态是无法持续下去的,美国没有办法一直维持贸易逆差,所以川普要动用关税。

    这一来,对中国来讲,出口导向经济模式也就运转不下去,要正式结束了。

    然后,问题跟着产生了,若不能维持出口的动能,那就不能有制造,也就不能有就业,有所得,有消费能力,还有政府税收。然后,之前借的钱还要还,会出现债务压力。房地产危机,地方财政危机,当然就继续滚动下去。

    中国经济目前看不到有效的对策,来解决目前的困境,如果只会唱衰美国,认为美国会走下坡,那为什么不先回头看看自己呢?中国自己的经济问题不是更严重吗?

    美国提供别人出口市场,所以,美国有能力把出口导向经济体拖下水!

    如果美国有经济衰退,那些出口导向经济体的衰退会更加严重。这就是说,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去唱衰美国,其实非常可笑!

    现在看来,从地缘政治来观察,川普关税的重大效果,就在于是不是透过结束中国的出口导向,来进一步结束中国的大国崛起。

    为了对抗中 共,必要时,美国可以用自己的经济衰退,来拖垮中国经济。这个逻辑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却是管用的。这之后,美国经济有能力复苏,重新爬起来,但是中国经济那时候有能力复苏吗?如果中国经济现在不能把当下的危机解决,那么将来面对更深刻的危机,要如何是好?

    当然了,这是指必要时,目前美国未必真的陷入经济衰退,但是,作为依赖美国的出口市场的中国,有没有任何经济转型的策略呢?你总不能一面依赖美国市场,一面与美国对抗,毕竟,一个做生意的人是不会去跟自己的客户吵架的。

    总之,这一次的川普关税,除了贸易与财政方面的目标,背后还有浓浓的地缘政治意涵,会造成美中关系的重大演变,算是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全方位翻脸,接下来的美中关系会相当紧张,然后会联系到台湾与日本。
    [回 复]
  • 2025-04-07 00:37:22法国经济大报《回声报》论坛版周四晚刊出法国企业家阿尔诺-达西埃(Arnaud Dassier)投书指出,乌克兰可以成为欧洲所需的高科技、低成本车间,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提高对美国的竞争力。他还强调,乌克兰不需要加入欧盟就能做到这一点。

    阿尔诺-达西埃写道,乌克兰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一半以上。乌克兰拥有丰富、高技能和具有竞争力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加强欧洲经济主权的战略机遇。

    乌克兰人仍然偏爱科学学科,以至于该国有时被称为“人才摇篮”。继信息技术部门成为欧洲主要的服务供应商之后,乌克兰工业在生产军事装备方面也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前苏联时代,后在战争经济的推动下得到了有力的恢复。

    乌克兰融入欧洲工业结构将增强其能力,并有助于欧洲迅速重整军备。乌克兰每年生产几百万架无人机,而法国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700架。通过与乌克兰公司合作,欧洲企业可以开发最先进的设备,从前线的经验中获益,而且成本低廉,同时确保其相对于美国竞争对手和中国零部件的自主性。
    [回 复]
  • 2025-04-07 01:29:58美国客户主动与中国工厂失联了,工厂人心惶惶[回 复]
  • 2025-04-07 01:36:42墨西哥同意向中国产品征收25%关税

    都要表忠站队,离中国而去
    [回 复]
  • 2025-04-07 01:38:22全世界去中国化要开了,站好队,跟大哥有肉吃[回 复]
  • 2025-04-07 09:59:47《华尔街日报》报导,川普回任美国总统后,中 共试图与华府建立沟通管道却屡屡受挫,显示美中关系陷入新低谷。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指出,川普政府完全主导美中关系,北京几乎无力扭转被动局面。报导形容,无论谁掌控美中关系,权柄都不在北京手中。[回 复]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顺序
1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