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0-09-28 09:53:40
在瑞士银行工作11年(中国研究部主管,投行部副主管)。2006-08年任深圳控股COO。1986-89年任职人民银行总行。1991-94年,堪培拉大学金融学讲师。先后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书评:No Rules Rules,
作者:Reed Hastings and Erin Meyer,
几年前,我跟某企业家喝茶时,聊起员工薪酬。不知道他是欺负我这个傻分析师呢,还是真情流露。他说,员工的月工资都在千元以下,但是总部的工资更低。“那员工会跑光的”。
“不会。我即使不付工资,他们也会留下来,因为他们都贪污。反正我也无法杜绝”。
本周,我读了奈飞Netflix CEO Reed Hastings与管理学教授Erin Meyer合著的一本书《No Rules Rules》,发现有趣。二十年来,奈飞的规划是“无规则”,主要内容如下:
(1)自己决定上班时间、休假时间,爱休多久,就休多久。只靠业绩说话。
(2)公司没有费用报销制度。唯一的要求是:你按照公司的最大利益行事。In Netflix’s best interest。有一次就出现整个营销班子坐在飞机前面,CEO坐在经济舱的事情。每个人自订机票、酒店,报销只是照相上传而已,不需原件。虽然这样肯定浪费了一些钱,但是人力和时间的节省以及员工的归属感完全抵销有余。事后抽样审计如果发现问题,一定严肃处理。批评人和裁员时,不搞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文过饰非。
(3)公司没有采购制度。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剧本内容采购、企业并购,一个小小团队成员就定了。公司认为,商场上讲的就是效率。你把自由推给了每个人,每个人就有了责任。
(4)公司几乎没有秘密。业务、财务数据随时在七百多个中高层管理者之间分享,比股票交易所的公告早多了。CEO不仅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固定的桌子。
(5)不搞奖金,不搞KPI,全部变成月薪,确定性高,付业内最高的薪酬,留下优才。一个高手的贡献比一百个常人更大。公司要提高智商密度,把表现一般的人全部裁掉。团队越小越好。在人才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必须让每个人发表不同意见,要给真诚的反馈。
(6)在智能密集的行业和企业,高层尽量不做决定,让每个员工都做自己的决定。必须分散决策,dispersed decision-making。分散决定不是因为CEO谦虚,而是因为只能这样。他怎么知道在墨西哥或者意大利,什么样的剧本能受欢迎,哪些演员代表新潮,应该采购何种道具?如果招错了人,一定要马上换。将就的代价太大了。人要少而精。
(7)鼓励员工跟竞争者和猎头公司联系,发现自己的市场价值。长期来看,你无法用低价留住优秀人才。不如让大家都到市场上去看看,反正你是乐意付高薪的。况且,你自信,别的公司无法提供你所提供的自由度、决策机制。
(8)每个员工开展一个新项目之前,都尽量征求同事们的意见。但是,不需要达成共识,也不需要你的上司同意。你是最终决策者(informed captain),即使大家反对。这是你的项目。员工必须有“拥有者”的感觉。
(9)要创新,就不能看老板的脸色行事。老板能懂这么多产品吗?
(10)不能把公司当成家,不能把员工当成家庭成员。必须把他们当成足球队队员。不行,马上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怎么行?We are a team,not a family。每个岗位都必须是最强的配置。你的团队某人明天辞职,如果你不会拼命挽留,那证明你早就应该换掉他。而且你应该现在就让他走。公司只有两种员工:明星,一般般。必须用慷慷的遣散金赶走后者,留下他们的代价太大。他们拿大钱之前,都要签字,不告公司。Amazing and adequate. Adequate performance gets a generous severance。
(11)GE和微软都曾经实行过员工的末位淘汰制,但是这导致员工内部矛盾不断,于是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放弃了那套东西。奈飞反对末位淘汰制,而是鼓励各级经理不断检讨每个员工是否优秀。而它的员工流失率(主动的和被裁的)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同行业。
(12)随时换人确实会给很多员工带来焦虑。奈飞还让员工做360度的全方位评判,即,评价其他员工。(我在瑞士银行前后工作了十一年,我最讨厌每年搞这套玩意,年年穷应付。我哪里愿意给一百多个同事在七个维度上打分,并写评语?别的人好象也是叫苦不迭。)
奈飞的招数绝非空谈。它真做到了。十一年前,奈飞就发表了125页的“文化宣言”Culture Deck,引起哄动,全世界都知道它的招数,可是很少有人真正地仿效。每个企业家的心胸和格局不一样。少数公司学习了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比如Virgin Management就取消了休假的限制。
有评论员说,奈飞是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人事管理制度的鼻祖和黄金标准the gold standard,而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的HR制度都已经过时了,因为都是制造业HR的翻版。一个钳工比另一个钳工好一倍,就已经很了不起。可是,一个编剧比另一个编剧、一个软件工程师比另一个软件工程师、一个基金经理比另一个基金经理可以好几百倍、几万倍。所以,你必须放权,让他们脱颖而出。成功了,庆祝。失败了,要总结经验教训,但是不要惩罚。
转载自张化桥博客。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