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8-19 11:27:35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及荣休教授。
台海局势呈现大变,中国已显出有决心有能力随时可把中国台湾海空封锁起来。解决中国台湾问题用北平模式,围而不攻,逼出个傅作义,确是后遗症最少的方法。美国一心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当会尽力破坏中国的战略,但美国应不至笨到把自己卷入台海战争,拉拢盟友对中国施压,或是鼓动日本当代理人去找死,倒是可能。
我素来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详细了解最可能出现的情境,但又要提防形势失控,出现恶劣的局面,所以也必会重点考虑若判断有误,最坏境况避不掉便怎么办。在台海问题上,最坏或相当坏的境况是美国横加干预,与中国打将起来。此种境况出现的概率很低,但一样要防。
美只视台为棋子 乏持久战意志
中美都是超级大国,大国打仗谁胜谁败,与随时可被人灭掉的小国之间的战争,大不相同。大国是不会这么容易便被灭掉,退出历史舞台的,双方必会缠斗一段很长的时候,互有胜负,互有损伤。在持久战中,谁胜谁败,取决于自各拥有多少资源及决心如何。在中国台湾问题上,西方国家与中国相比,意志与决心会大为不及,中国视统一问题为民族荣辱的国家头等大事,美国则只是视中国台湾为棋子,欧洲则更无利益关系,谁会尽力谁不会,一目了然。
在资源问题上,无论是真的打仗或是中美两国经济上互相对抗,最重要的指标便是比较中美的GDP,但这种比较内含学问,机械性的简单比较不会给予我们准确的结论。
如果用最简单的比较,我们知道2021年,用市场汇率计算,美国GDP约23万亿美元,中国是17.7万亿美元,中国等于美国的77%左右,人均GDP美国则约是中国的5.5倍,中国与美国相比,似乎差距仍远。不过,这种比较起码有两处不当,应作调整。
以购买力平价计 华GDP远超美
首先是中美两地的物价大有不同。这本来有购买力平价计算法,即把两国物价差别这一因素也计算在内。若用此法,早在2014年,中国的GDP便超过了美国,到了今天,中国比美国应已高出一、两成。不过,我们要注意,把中美物价差别正确作比较却是十分困难的事,两国人民消费的商品十分不同,究竟应比较哪些商品的价格?举个例子,在美国西岸,你买碗炸酱面大约要10美元,我近日在内地流连忘返,过着当地居民而不是游客的生活,更能体验出其真实的物价,同样大小的炸酱面不到10元人民币就可买到,还会有外卖小哥送到家中。又举个例子,在内地二线城市安装一台分体式冷气机,涉及在高楼爬出窗外,既懂轻功,又要力大无穷,一人之力捧起一台冷气机在墙外攀爬,费用不到200元人民币,在中国香港,据朋友告之,简单的也要2800元港币,美国的,只会比中国香港更贵。由此可知,在普通人的生活消费或服务上,美国的物价有部分是中国的6、7倍甚至10倍以上。
国际机构调查物价时,往往以外国人的消费模式为根据,这类商品,在中国倒不一定便宜,但若以中国人的消费篮子作标准,中美之间的物价差别可以十分巨大,换言之,用较准确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会比美国超出更多。
第二个问题是中美两国GDP的成分不大相同。2021年中国GDP中53.3%是服务业,39.4%属于包括制造业、建造业等的第二产业,其中制造业的增加值35.2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 32.6%。反观美国,制造业只占GDP的10.8%,总值只等于中国的43%左右,在工业上,中国的规模已远超美国。
美8成GDP靠服务业 国力虚空
美国GDP 8成以上是服务业。本来服务业有其重要性,但我们仍要分析美国占这么大比重的服务业对其国力是否真有足够大的帮助。举个例子,美国人喜欢打官司,事无大小往往也付诸于诉讼。律师收费高昂,他们的收入是GDP的一部分,但他们的“贡献”只是把资源从诉讼失败者手上转到胜利者及律师手上,他们并没有为社会生产出新的价值,用经济学术语说,这一类人的活动是所谓的“寻租活动”。美国的利益游说集团十分活跃,他们的收入也算在GDP内。金融保险服务业占美国GDP 22%,其中一部分是帮助资源分配到合理的项目上,自然有其贡献,但其中一部分,例如鼓动股民炒卖股票的,若说对美国国力很有帮助,恐怕也无甚说服力。
在军事或经济战争中,实质的生产远比某些含有水份的“服务”来得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GDP低于欧盟,美西却不敢轻忽俄的经济力量。俄有天然资源,中国有制造业,美国有服务业,战争中哪样最管用?
转载自晴报www.skypost.com.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