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2-09-21 15:20:03
1936年生,1956年开始写作及编辑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后改名《九十年代》)总编辑28年。50多年来不间断地在报刊写小品文和政论,编辑和写作均秉持忠于自己、质疑权贵、就事论事、不怕独持异见的原则。近年有《细味人生100篇》《阅读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书。
常让我深思的一首唐诗,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只有22个字的诗句,被编集《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士列为“七言古诗”的第一篇。
全诗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短短四句,出自肺腑的自然流露,全无斧凿痕迹。古人,除了指古代的人之外,亦往往有“典范”之意。如白居易诗:“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就是指兼唱情的古人才是典范。
前不见古人,使人想到典范失传;后不见来者,也表示对未来没有了期盼。个人站在古幽州台上,仰观茫茫宇宙,俯察熙攘人世,想到悠长天地,而自己的的所思所虑既接不上前人,又连不上来者。于是感伤地流下眼泪。前人有评此诗,说:“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
有人说,这是诗人怀才不遇之叹。我认为若只是基于个人身世,不会有这样对历史、对天地的感怀。诗人的孤独感,是对生命深刻而严肃的思考。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教给我观察事物的哲理。
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庐山。山脉是连绵的;山峰是孤立的。因此横看是山岭,侧看是山峰。远近高低去看,各有不同样子。后两句是哲理所在:身在山中,看到不同面相,那不是庐山真面目;要看到真面目,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看山如此,看世事也如此。看一家公司,看一个国家,固然有“耳闻不如目睹”的说法,但多角度、全方位的耳闻,往往比“身在此山中”的目睹更全面,和更接近真实。
本文摘自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94.4)李怡主持的《一分钟阅读》。该节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并存载于港台网站(rthk.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回 复]